譯文
胡人吹起羌笛響在戍樓之間,戍樓之上景象蕭條月光幽閑。
借問悠悠的落梅樂曲有幾首?長風萬里吹拂一夜灑滿關山。
注釋
王七:指詩人王之渙。玉門關: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即小方盤城。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
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海:一作“明”。閑:這里有清幽之意。
借問:猶詢問。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屬于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凡幾:共計多少。
從風:隨風。關山:這里泛指關隘山嶺。
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衛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
汪中《述學·內篇》說詩文里數目字有“實數”和“虛數”之分,近世學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高適在這首詩中寫景就有“虛景”與“實景”之分,他用明快、秀麗的基調,豐富奇妙的想象,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著幾分田園詩的風味。
此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但首先卻展現出月光下的廣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在荒漠塞外
展開閱讀全文 ∨,簡析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衛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
汪中《述學·內篇》說詩文里數目字有“實數”和“虛數”之分,近世學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高適在這首詩中寫景就有“虛景”與“實景”之分,他用明快、秀麗的基調,豐富奇妙的想象,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著幾分田園詩的風味。
此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但首先卻展現出月光下的廣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在荒漠塞外與故鄉春色的鮮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縷縷鄉思。但這鄉思卻略無哀怨,而是隨著一夜風吹滲滿整個關山,以可見的壯偉景觀的實態體現出巨大的內在顯現力與藝術包容力。
全詩開篇就呈現出一作邊塞題材詩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圍,這主要是通過前兩句的實景描寫表現的。在笛聲和月色中,邊塞一片祥和,彌漫著一種柔和明朗的氛圍。下面兩句寫的是虛景。在這里,詩人寫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寧靜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著風傳滿關山,構成一種深遠的意境。
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實寫,后兩句虛寫,寫法獨特,文字優美,意蘊無窮。虛實相生,搭配和諧,共同營構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盡。在諸多的唐代邊塞詩歌中,此詩獨樹一幟,堪稱佳作。▲
,參考資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14頁 2、 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93-394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