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閨怨

白居易〔唐代〕〔〕

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寒夜月光灑向庭院深處的屋內(nèi),珍珠簾外梧桐樹影斑駁。
孤燈下她握著冰冷的剪刀為遠方戍守的丈夫縫制著冬衣,秋霜將落,手已經(jīng)預先感到寒冷。

注釋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進房子的后邊,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處。
真珠簾:真珠即珍珠,形容簾子的華貴。

賞析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寫情。其寫情,是通過對事物的細致感受來表現(xiàn)的。此詩前兩句用寫景鋪墊手法,描寫主人公獨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詩題“寒閨怨”。后兩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繪了一幅天寒歲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歸的孤冷畫面,孤寂涼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頭?! 〉谝痪浼袋c明時間:深夜,而寒月歷來是秋冬兩季的代名詞?!岸捶俊眱勺挚衫斫鉃樾禄楹蟮亩捶浚岸础庇钟猩钸h的含義,也可理解為處于庭院深處的房間。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一個“靜”字就讓這本該是溫暖融融的居所顯得不同尋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所以更見幽靜。

  第二句更是將冷意繼續(xù)延伸,“真珠簾”即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寫情。其寫情,是通過對事物的細致感受來表現(xiàn)的。此詩前兩句用寫景鋪墊手法,描寫主人公獨居的冷清孤寂,扣信詩題“寒閨怨”。后兩句用情景交融手法,描繪了一幅天寒歲暮、冬衣未成、秋霜欲下、征夫未歸的孤冷畫面,孤寂涼情直入人心,千般滋味涌上心頭。  第一句即點明時間:深夜,而寒月歷來是秋冬兩季的代名詞。“洞房”兩字可理解為新婚后的洞房,而“洞”又有深遠的含義,也可理解為處于庭院深處的房間。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一個“靜”字就讓這本該是溫暖融融的居所顯得不同尋常的冷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所以更見幽靜。

  第二句更是將冷意繼續(xù)延伸,“真珠簾”即為珍珠簾,盡顯其華貴之意,與上洞房相稱,不可呆看,顯露出屋子主人身份的高貴,但即使是高貴的女子也擺脫不了空守閨房的寂寞。簾外的一株梧桐樹,靜靜地立在院子當中,月光搖落,將它的影子拉得很長。

  洞房、珠簾,都是通過描寫環(huán)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拔嗤┯啊奔扰c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無月則無影,而到了秋天,樹中落葉最早的是梧桐,所謂“一葉落而知夭下秋”。前兩句把景寫得如此之冷清,人寫得如此之幽獨,就暗示了題中所謂寒閨之怨。

  第三句第一個字就點明此刻的季節(jié),正是寒霜將落的深秋。在這冷清清的月光下,靜悄悄的房屋中,一簾子里的人還沒有睡,忽然,她感到冰涼,連手也覺得冷起來了。隨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但暮秋深夜,秋霜還未降落,女主人公玉手先知,預先通過手冷感受到即將到來的霜露,這不免引人遐思。

  第四句給出了答案,原來女主人公并沒有就寢,而是坐在燈下裁剪衣服,要趕制寒衣要寄給遠方的征夫。氣溫驟降,手里的剪刀立刻變得冰涼刺骨,她這才知道屋外就要下霜了。而下霜則更加說明屋外的寒冷,同時也反襯出閨房的冷寂和獨守深閨的落寞。

  天寒歲暮,征夫不歸,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親人不但難歸,而且還要受凍,豈能無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傳到了她手上,而且也傳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歡樂,離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齊涌上心來,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

  全詩雖似簡單,實則豐富,寫得含蓄有致,情景交融,言簡意豐,一“知”一“冷”,通過寫閨中少婦寒夜為征夫趕制冬衣的情景,盡顯女子內(nèi)心之凄涼,孤寂之“怨”?!?/p>,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906-907
創(chuàng)作背景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鄧邽(今陜西渭南縣)。早年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曾......[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