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周晉〔宋代〕〔〕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
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午后從夢中醒來,卷起簾子將滿室春愁散去。白天時間漫長,無人做伴,甚是無聊。只能獨自對著樹上黃鸝言語。
空中柳絮飄飛,隱隱傳來蘋香,尋覓不到的春天原來在這里啊!乘著小舟去尋訪舊友,兩人正在梨花樹下醞釀構思,一陣細雨打落梨花,落滿硯臺。

注釋
硯:硯臺。

賞析
賞析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氣,催人欲睡,詞人午后醉入夢鄉,醒來后,又覺室內異常清靜,空氣似乎凝滯了一般。這種環境,使人愁悶。于是詞人打起簾子,明媚的陽光伴隨清新的空氣涌入室內,心情為之一暢。“卷簾盡放春愁去”。春愁乃無形之物,簾兒一卷,它竟象鳥兒一樣被放了出去。

  這句寫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賦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覺。“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寂寞的詞人,只有與黃鸝相對而語,將寂寞之情緒卻寫得趣味悠然,惱人春色日初長,在長長的白天里,詞人沒有詩朋酒侶,極感無聊。黃鸝而可與語,真奇想也。這一是烘托出無侶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閑愁之仍在,前面所謂“盡放春愁去”,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春天的天氣,催人欲睡,詞人午后醉入夢鄉,醒來后,又覺室內異常清靜,空氣似乎凝滯了一般。這種環境,使人愁悶。于是詞人打起簾子,明媚的陽光伴隨清新的空氣涌入室內,心情為之一暢。“卷簾盡放春愁去”。春愁乃無形之物,簾兒一卷,它竟象鳥兒一樣被放了出去。

  這句寫得富有特色,作者成功地賦予抽象之物以形象的感覺。“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寂寞的詞人,只有與黃鸝相對而語,將寂寞之情緒卻寫得趣味悠然,惱人春色日初長,在長長的白天里,詞人沒有詩朋酒侶,極感無聊。黃鸝而可與語,真奇想也。這一是烘托出無侶之孤寂,另外反映出閑愁之仍在,前面所謂“盡放春愁去”,其實并未放盡。詞情宛轉,妙在含蓄。

  由于春愁難排,更由于無人與語,詞人遂移舟訪友,很自然地過渡到下闋。“絮影蘋香,春在無人處。”詞人已離開室內,融入大自然的懷抱。暮春時節,柳絮紛飛,在陽光映照下,境界極美。在那飄著絮影、沁著蘋香的地方,自然充滿了春意。著意尋春春不見,原來春天卻在這里。詞人一腔喜悅溢于言外。至此,那無盡春愁,才真正被放了出去。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結筆寫出訪矣氏花園。“移舟去”,寫得閑婉。詞人只抓住園中一個景物——碩果軒旁的大梨樹一株;只寫一樁雅事——樹下題詩。正當他和園主人醞釀構思,可是詩句未成,突然下起雨來。▲

,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964-1965
創作背景
周晉

周晉(生卒年不詳),字明叔,號嘯齋,其先濟南(今屬山東)人,自祖秘起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晉于紹定四年(1231)官富陽令。嘉熙末淳祐初,為福建轉運使干官。累監衢州、通判柯山。寶祐三年(1255),知汀州。晉富藏書,工詞。詞作多散佚。《絕妙好詞》卷三載其詞三首,分別為《點絳唇》,《清平樂》,《柳梢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