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主人選擇有樹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之地為我籌建草堂。
他們知道我愿在城外少塵俗之事的地方卜居,這個地方另外還有清澈的江水,以銷除我行旅懷鄉的愁思。
我仿佛看到那無數的蜻蜓一齊在天地間飛翔,一對紫鴛鴦同在溪水上出沒。
如果興會所至,這里能夠東行萬里,須要前往山陰的話,順水搭舟即可到達。
注釋
卜居:本自《楚辭》名篇《卜居》,字面意思是選擇居住的地方,實際是借用屈原對人生道路的抉擇。
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一名百花潭,錦江上游一段,杜甫結草堂于溪畔。溪,一作“之”,一作“流”。
此詩首聯寫出草堂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并透露出選擇在此處營造的原因:浣花溪碧水蜿蜒曲折,繞著草堂潺潺流過,花草樹木郁郁蔥蔥,環境幽靜,令人沉醉。在幽靜的地方居住有兩大好處:一是少煩擾,二是洗客愁。這正符合詩人當時的狀態。
頷聯從人的角度詮釋“林塘幽”,實際上是寫出了為什么要選幽靜的地方的理由,比首聯遞進了一個層次。那里離城區遠,出了城郭就少了許多凡塵俗事的煩擾,而且那里還有澄清的溪水可以洗滌遠客的憂愁。澄清的江水靜靜地流是自然之境;“消客愁”則是情感的流露。
頸聯則從物的角度寫出“林塘幽”之情狀,在這樣的環境里可以陶冶情操,修養性情。許多蜻蜒點水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首聯寫出草堂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環境并透露出選擇在此處營造的原因:浣花溪碧水蜿蜒曲折,繞著草堂潺潺流過,花草樹木郁郁蔥蔥,環境幽靜,令人沉醉。在幽靜的地方居住有兩大好處:一是少煩擾,二是洗客愁。這正符合詩人當時的狀態。
頷聯從人的角度詮釋“林塘幽”,實際上是寫出了為什么要選幽靜的地方的理由,比首聯遞進了一個層次。那里離城區遠,出了城郭就少了許多凡塵俗事的煩擾,而且那里還有澄清的溪水可以洗滌遠客的憂愁。澄清的江水靜靜地流是自然之境;“消客愁”則是情感的流露。
頸聯則從物的角度寫出“林塘幽”之情狀,在這樣的環境里可以陶冶情操,修養性情。許多蜻蜒點水,都是自由地上上下下。鸂鶒戲水,成雙結對,時浮時沉,悠閑自在。以動物之動來襯托林塘之幽,幽中有生氣。此情此景,讓詩人頓覺先前漂泊輾轉的疲憊一掃而空,忘卻了俗世喧囂帶給他的煩惱,自然引出尾聯的“乘興”。
尾聯寫詩人的內心想法,在這地方居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從這里出發可以乘船順長江之流直下,直達山陰。詩人很想東行萬里去山陰,效仿王子猷雪夜駕舟訪戴安道。但詩人可能并非真的要拜訪誰,或許詩人已經厭倦了煩囂的現實生活了,想要去訪道尋仙;或許詩人要訪自己的朋友,對他們的幫助表示感謝。總之,詩人在經歷人生動蕩后,憧憬隱居與安逸。▲
,參考資料:完善
1、 莊瀟 編著.唐詩開卷 王維、李白、杜甫帶你步入唐詩世界.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5年:126 2、 童昌森 著.無離齋閱讀筆記.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6年:124 3、 倪琪 著.園林文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199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