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語

梅堯臣〔宋代〕〔〕

庚辰(1040年,即康定元年)詔書,凡民三丁籍一,立校與長,號弓箭手,用備不虞。主司欲以多媚上,急責郡吏;郡吏畏,不敢辯,遂以屬縣令。互搜民口,雖老幼不得免。上下愁怨,天雨淫淫,豈助圣上撫育之意耶?因錄田家之言次為文,以俟采詩者

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
里胥扣我門,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于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詔書來,生齒復版錄;
三丁藉一壯,惡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嚴,老吏持鞭樸。
搜索稚與艾,惟存跛無目。
田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畝焉可事?買箭賣牛犢。
愁氣變久雨,鐺缶空無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遲速!
我聞誠所慚,徒爾叨君祿;
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誰說我們種田人快樂?春天欠下的賦稅,秋天還沒交足。
鄉(xiāng)中的小吏敲打著我的大門,日日夜夜狠狠逼迫催促。
今年盛夏雨水非常的多,大水漲得高過房屋。
水已經(jīng)淹沒沖走了稻菽,蝗蟲又吃光了粱粟。
前月詔書下達,挨家挨戶把戶口登錄,三個中間要抽一個,迫使去做弓手編入軍伍。
州里的命令十分嚴厲,老吏拿著鞭子不斷催著上路。
只剩下跛子與盲人,就算是小孩與老人也不放過。
村里人誰敢嘆氣抱怨?父子各自悲傷痛哭。
田里的活怎么去干?為了買箭早就賣了牛犢。
怨愁之氣化作連綿秋雨,鍋子瓦罐空空吃不上一頓粥。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詔征集鄉(xiāng)兵,加強戒備。而官吏們借此胡作非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內(nèi)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慘。田家的語言,淺顯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寫一件事,層層進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災害、征為弓兵、遭鞭撲、賣牛、饑餓等,都飽含血淚,令人慘不忍睹。詩的構思和立意,都直接繼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別”,煥發(fā)著現(xiàn)實主義的光芒。

  開頭四句是說,誰講田家快樂呢?春天的租稅,到秋天還未能交足。地保、里長敲打我家的門,正沒早沒晚地催迫交稅呢。這四句寫租稅的繁重,田家感嘆春稅到秋都未能交完,而催促又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詔征集鄉(xiāng)兵,加強戒備。而官吏們借此胡作非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內(nèi)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慘。田家的語言,淺顯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寫一件事,層層進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災害、征為弓兵、遭鞭撲、賣牛、饑餓等,都飽含血淚,令人慘不忍睹。詩的構思和立意,都直接繼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別”,煥發(fā)著現(xiàn)實主義的光芒。

  開頭四句是說,誰講田家快樂呢?春天的租稅,到秋天還未能交足。地保、里長敲打我家的門,正沒早沒晚地催迫交稅呢。這四句寫租稅的繁重,田家感嘆春稅到秋都未能交完,而催促又急,痛苦可知。次四句寫在水災、蝗災的侵襲下,秋收難有指望。盛夏五、六月,內(nèi)澇成災,白水比住房還高,豆類、谷類都受到嚴重的災害。作者此時在河南襄城縣做縣令,這里靠近許昌,池臨汝河。河水漲時,河岸里面即就形成內(nèi)澇;河中之水常常高過堤岸下的人家居屋。這四句寫災禍頻仍,因而田家處境更加悲慘。接著“前月詔書來”以下八句,是訴說除了租稅剝奪和天災威脅之外,兵役又帶來嚴重的災難。就在1040年夏天,西夏攻宋,朝廷增置河北、河東、京東西諸路弓手,襄城地處京西路,之前朝廷詔書下來登記人口,三丁抽一壯丁(“三丁籍一壯”,即指三丁抽一),強迫人民操持弓箭。當時州里又下了公文,嚴緊地催迫,老吏拿著鞭子和敲樸,到鄉(xiāng)下來搜索,連老年和幼年,也都在抽兵之列。幸免于役的,只有跛子和瞎子。這八句寫官吏變本加厲地為非作歹,抽丁太濫,造成田家都無壯丁在室,情況倍加凄慘。

  下面“田閭敢怨嗟”以后八句,寫在兵役、租稅、水災等災難的煎逼下,田家生活艱難,欲訴無門,走投無路。詩中先寫:面臨重重追迫,田家哪敢怨嗟,只有父子相持悲哭。種田地哪還再有指望,為了買下弓箭,只好把牛犢賣掉。次寫淫雨不止,天意愁怨,鍋子里、罐子里連稀粥都裝不上了。瞎子和跛子都沒有勞動力,不能耕種,死亡只在早晚之間了。這八句總寫人禍、天災給田家?guī)淼目嚯y。以上各節(jié),全是田家自訴之語。是詩的第一部分。

  結尾四句,是作者聽了田家語所興的感慨。也是詩的第二部分。“我聞誠所慚,徒爾叨君祿。卻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作者是地方官,聽完田家悲酸的訴說,感到內(nèi)心的慚愧。他自己身為縣令,徒然受到從人民身上剝奪來的官俸的供養(yǎng),卻不能為人民解除憂患,拯救民眾于水火之中,只好吟誦《歸去來辭》,學陶淵明棄官歸田,回到深山幽谷,砍伐薪柴,自食其力。全詩樸質(zhì)無華,感情深厚。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作者為詩,正是繼承了這樣的光輝傳統(tǒng)。作者論詩以平淡自勵,力挽北宋初期西昆體所形成的華而不實的詩風,對于轉(zhuǎn)移詩壇風氣,起了積極的作用。唐代詩人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說:“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作者這首詩的結尾四句,和韋詩同樣感人。▲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80-82頁 2、 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7年5月1日:第25-26頁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反映了北宋田家生活的痛苦。1040年(康定元年)六月,為了防御西夏,宋仁宗匆匆忙忙地下詔征集鄉(xiāng)兵,加強戒備。而官吏們借此胡作非為,致使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內(nèi)殃,上下愁怨,情景凄慘。田家的語言,淺顯通俗,共二十四句,每四句寫一件事,層層進逼,所述被逼租、遭水蝗災害、征為弓兵、遭鞭撲、賣牛、饑餓等,都飽含血淚,令人慘不忍睹。詩的構思和立意,都直接繼承了杜甫的“三吏”、“三別”,煥發(fā)著現(xiàn)實主義的光芒。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稱梅宛陵。以從父蔭為桐城、河南、河陽主簿,歷知德興、建德、襄城。皇祐初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二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