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誰懷念李白而想和李白舉酒論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遙指江東的李白。夸說當時揚州的繁華富麗。從早春又到晚春初夏,離恨之情層層疊疊,有千層之厚重。
小船連夜渡江來到揚州,大家同時吃驚而又笑我經過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顏。說的話仍然帶著江東口音。夜深喝酒的地方,仍是像作夢一樣。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
草堂:杜甫在成都時的住所。江東:杜甫在成都時李白正放浪江東,往來于金陵(今江蘇南京)、采石(今屬安徽)之間。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珠簾”句:杜牧《贈別二
上片寫對友人懷念的深切。“尊酒何人懷李白”兩句,運用杜甫懷念李白的典故,抒寫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何人”,當然是指杜甫,故作設問,不僅增加了句法的變化,也使語言顯得含蓄有味。杜甫、“草堂”都是詞人自喻,“李白”、“江東”則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揚州席上”的主人。“珠簾十里卷香風”,用杜牧詩意寫揚州,暗指東道主王存,與上文“懷李白”、“指江東”語意相承。詞人懷念之情雖深,可是“花開花謝,離恨幾千重”。“花開花謝”,象征著時光的流逝,這里是說離別之久;“離恨幾千重”,是夸說離恨之深,而且使抽象的感情有了形體感,似乎成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力。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上片寫對友人懷念的深切。“尊酒何人懷李白”兩句,運用杜甫懷念李白的典故,抒寫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何人”,當然是指杜甫,故作設問,不僅增加了句法的變化,也使語言顯得含蓄有味。杜甫、“草堂”都是詞人自喻,“李白”、“江東”則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揚州席上”的主人。“珠簾十里卷香風”,用杜牧詩意寫揚州,暗指東道主王存,與上文“懷李白”、“指江東”語意相承。詞人懷念之情雖深,可是“花開花謝,離恨幾千重”。“花開花謝”,象征著時光的流逝,這里是說離別之久;“離恨幾千重”,是夸說離恨之深,而且使抽象的感情有了形體感,似乎成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力。
有了上片的鋪墊,下片寫揚州席上意外相逢時的驚喜和迷惘,就顯得十分真實可信了。“輕舸渡江連夜到”,承上“珠簾”句,點出題目“夜到揚州”。詞人是從江南京口渡江而來的,所以才如此便捷。“一時驚笑衰容”,緊承前句,寫出了與友人意外相逢時驚喜參半的復雜感情。詞人當年已56歲,又久歷宦海沉浮,天涯游宦,說是“衰容”,想來是極為吻合的。彼此傾談時,詞人還發現,對方“語音猶自帶吳依”。結穴二句寫“席上”的情事:“夜闌對酒處,依舊夢魂中。”這里化用杜甫寫亂離中與親人偶然重聚時深微感情的名句——“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來表現這次重逢時的迷惘心態,從而深化了與老友間的交誼。
這首詞真實地表露了詞人當時“量移”后的心境。“量移”,雖未能徹底平反昭雪,但已顯現出寬赦之君恩。所以,詞人先以李白受讒自喻,后以杜甫亂中幸得生還相譬,其用事貼切,暗與自己實際遭遇相合。故而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寫了相憶、相聚、慰藉、話舊、傷離等廣闊的內容,含蓄地傾訴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于感憤。使人讀之浮想聯翩,為之凄然。▲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121-1122頁 2、 熊朝東著,明月幾時有:蘇軾詩詞文精品選析,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第186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