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吳江歌

張翰〔魏晉〕〔〕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乍起,落葉飄飛,吳江的鱸魚新鮮又肥美。
離家千里想回又不能回,心中的愁思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注釋
木葉:樹葉。
鱸魚:即桂花魚,古名銀鱸、玉花鱸。體側扁,巨口細鱗,身有桂花色紋,肉肥嫩鮮美。

賞析
賞析

  讀唐宋詩詞,常常會遇到“秋風鱸膾”、“莼羹鱸膾”的典故,這典故就是出自張翰。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聲韻的作品,雖然句句用韻,句句有“兮”,未脫楚歌格調,但畢竟是向后來的七絕體式前進了一步。

  “秋風起兮木葉飛”,出句即見其思情的發動。悲涼的秋風最易震動人們的節序之感和念遠之情。從時間上說,秋常常意味著歲暮的到來,令人覺著時光的流逝、流年的虛度。從空間看,秋高氣清,萬木蕭蕭,視野一下空闊起來,不自覺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嘆。《楚辭· 湘夫人》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句子,自是此句之本;不過,作為張翰來講,也不定是成心地仿效,實在是種語言 定勢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讀唐宋詩詞,常常會遇到“秋風鱸膾”、“莼羹鱸膾”的典故,這典故就是出自張翰。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聲韻的作品,雖然句句用韻,句句有“兮”,未脫楚歌格調,但畢竟是向后來的七絕體式前進了一步。

  “秋風起兮木葉飛”,出句即見其思情的發動。悲涼的秋風最易震動人們的節序之感和念遠之情。從時間上說,秋常常意味著歲暮的到來,令人覺著時光的流逝、流年的虛度。從空間看,秋高氣清,萬木蕭蕭,視野一下空闊起來,不自覺中自有人在何方、家在何方之嘆。《楚辭· 湘夫人》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句子,自是此句之本;不過,作為張翰來講,也不定是成心地仿效,實在是種語言 定勢、 心理定勢。秋風吹,使作者感到在洛陽羈留時間太久了;秋風吹,又使作者想起往昔的鄉居生活、故鄉風物,第二句就自然接上了:“吳江水兮鱸正肥”。鱸魚,是作者故鄉的特產,味極鮮美,秋季又正是 魚肥的季節。“鱸正肥”著“正”字,便與“秋風起”連上了,同時還流露了種“正”當其時、迫不及待的心情。

  這首詩只提到鱸魚一種。在一首簡短的詩里因受字句限制,撮取其一已可,而這詩與那段動人的佳話互相呼應,則更增加了詩與事共同的魅力。如果再推深一層來看,作者寫此詩的時候,那種濃濃的鄉關之思是因為對于政治的失望與擔憂而變得強烈的,這里卻拋開對時局和本身遭際的任何感慨,將遠離黑暗官場的深層心理轉化為美食引誘的淺層的生理欲望,這不僅增加了詩的含蓄度,而且因為濃濃的鄉關之思使它具有更為普遍的人生情感與意義。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明白地點出了故鄉千里未能歸去的“恨”與“悲”,強化了前兩句中蘊涵的情感,卻遠沒有前兩句含蓄深厚,滋味深遠。與上兩句的眼見秋風又起了,秋風吹落了樹上的黃葉,家鄉鱸魚肥美,可自己卻在這遙遠的北方,遠隔數千里,想回又回不去,做著與自己的期望相背的工作,怎么不令人傷悲。可悲的是這種傷悲還無人可以訴說,只能壓抑在胸中。然而,終究是無法壓制了,張翰仰頭向天,發出了長長的悲嘆。其中第三句“三千里兮家未歸”說身在幾千里外的異地,回鄉的心愿難遂。這正是仰天悲的原因。第四句“恨難禁兮仰天悲”是詩前后因果相誶,氣蟄如高山流水,潺潺而進,暢達自然。

  此詩通過對作者對于秋天的到來,想起故鄉的秋景和鱸魚的肥美等,來表達了作者思歸之情。▲

,

參考資料:完善

1、 賀新輝主編.古詩鑒賞辭典(中):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08:第658頁 2、 周期政著.周期政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01:第57頁 3、 蕭滌非,姚奠中,胡國瑞等著.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鑒賞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468頁,鑒賞

  讀唐宋詩詞,常常會遇到“秋風鱸膾”、“莼羹鱸膾”(莼(純)羹:即莼菜湯。莼,一種水生植物,葉橢圓,柔滑味美。鱸魚膾(快):即鱸魚片)的典故,這典故就是出自張翰。張翰,字季鷹,西晉吳郡吳人,家住吳江(即吳淞江)、太湖間。其為人縱任不拘,時人比為阮籍,稱之為“江東步兵”。他本無意于功名,竟也鬼使神差到洛陽做了幾年官,自然覺著很不適應。其時“八王之亂”初起,齊王對他有籠絡之意,他就更感到不可久留了,“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本傳)這首詩當是思歸時即興吟成(此詩各本文字有異,此從最早著錄本《歲華紀麗》)。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張翰

張翰,西晉文學家,字季鷹,父親是三國孫吳的大鴻臚張儼。吳郡吳縣(今蘇州)人。生卒年不詳,葬于蘆墟二十九都南役圩。張翰性格放縱不拘,時人比之為阮籍,號“江東步兵”。齊王執政,辟為大司馬東曹掾,見禍亂方興,以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為由辭官而歸。......[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酬丁柴桑

陶淵明〔魏晉〕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讀山海經·其十

陶淵明〔魏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酬丁柴桑

陶淵明〔魏晉〕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