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海石榴

柳宗元〔唐代〕〔〕

弱植不盈尺,遠意駐蓬贏。月寒空階曙,幽夢彩云生。糞壤擢珠樹,莓苔插瓊英。芳根閟顏色,徂歲為誰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新栽海石榴,身短氣弱實堪憫。
想它來前意,青云之志滿蓬瀛。
月淡寒風起,空前瑟瑟待天明。
去日依稀夢,猶望醒時彩云生。
寶珠盈枝掛,糞土之壤豈有情。
榴花滿庭艷,莓苔之間紅霞映。
眼前憔悴形,珠光寶氣鎖芳根。
種花人不解,試問去歲為誰榮?

注釋
⑴海石榴:海石榴乃是山茶花別稱。因此花始出東南沿海,花紅如榴,便有此稱。。
⑵弱植:軟弱,扶不起來。意謂新移 的海石榴沿尚未成活,不盈尺,高不足一尺。
⑶遠意:意趣高遠。駐:扎,指生長。蓬瀛 :即蓬萊瀛州,海上仙山。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讀詩須從詩題讀起,這是讀詩的決竅之一,前人早有定論。古之論柳者,早有發現柳公作詩,必在詩題上下細致工夫的。“柳州五言刻意陶謝。兼學康樂制題。”可見柳宗元在詩題處 “皆極用意”。因此,讀柳詩是不可不細推敲其詩題的。   且按下詩題,先看看詩的內容:   首句“弱植不盈尺”,這肯定是寫石榴了。這一株石榴,因為剛剛種下尚未成活,枝葉萎蔫不振,全無生氣。它高不盈尺,弱不堪扶。這便是撲面而映入讀者眼前的一株海石榴。   我國石榴的種植,始于漢代。是由出使西域的張騫從西域安國帶回來的,所以又稱“安石榴”。柳宗元所種必不是此。“海石榴”的稱呼,大概行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讀詩須從詩題讀起,這是讀詩的決竅之一,前人早有定論。古之論柳者,早有發現柳公作詩,必在詩題上下細致工夫的。“柳州五言刻意陶謝。兼學康樂制題。”可見柳宗元在詩題處 “皆極用意”。因此,讀柳詩是不可不細推敲其詩題的。   且按下詩題,先看看詩的內容:   首句“弱植不盈尺”,這肯定是寫石榴了。這一株石榴,因為剛剛種下尚未成活,枝葉萎蔫不振,全無生氣。它高不盈尺,弱不堪扶。這便是撲面而映入讀者眼前的一株海石榴。   我國石榴的種植,始于漢代。是由出使西域的張騫從西域安國帶回來的,所以又稱“安石榴”。柳宗元所種必不是此。“海石榴”的稱呼,大概行于唐代。是指從古朝鮮(海東)傳入的,當是石榴的另一品種,以其來自海外,故名,也因為其來自海外,才讓人很容易想起仙山瓊閣的蓬菜三島。   這樣才有了第二句,“遠意駐蓬瀛”。意思是說:別看我現在這副樣子,我在故鄉蓬瀛時,是有萬丈雄心,是有青云之志的。那生機勃勃的樣子也是可以想象的。這樣看來,首聯二句都是這株可憐的海石榴的自述了。這就為把這首詩,作為一首詠物詩來讀,奠定了基礎。   頷聯云:“月寒空階曙,幽夢彩云生。”時間在悄悄的流逝,月亮在寒夜中靜靜地運行,那陣陣涼意襲來,直逼這可憐的石榴。趕快天亮吧,太陽升起的時候,才會有生的希望。就在這寒夜中,石榴做了一個夢,這當然是一個美夢,滿樹的綠葉紅花,當然是比彩云更美。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夢境是對過去的追憶,還是對未來的憧憬。同時還要知道,做夢的石榴尚掙扎在死亡線上。   頸聯不難理解,只是將那彩云般的夢,變得更具體。珍珠般的果,紅玉般的花,頗費思考的,是“糞壤”和“莓苔”兩個詞。由這兩個詞所構成的環境,人們是難以把它和“瓊英”“珠樹”聯系起來的。那么只有一種解釋,就是石榴對這惡劣的生存環境,充滿了憂慮,也不乏怨恨。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誰也難以指望海石榴會長成玉樹瓊花。原來在這美好的夢邊上潛滋暗長著的,卻是死亡的惡夢。它會壓倒一切,甚至是希望。   美夢是短暫的,而夢魘一般的卻是現實。早已失去了的勃勃生機和凌云壯志,早已失去了的嫵媚身姿和絢麗的光彩,都不知到了哪里。如果說它們并未喪失殆盡。那么,也只是殘存在那尚有一線生氣的根中了。這便是“芳根閟顏色”的全部內涵,是石榴的絲絲哀嘆,也是殘酷的現實對夢的無情摧殘。   “榮”,是繁榮,是開花,是結實,總之是生之輝煌。“徂歲”,是指過去了的歲月。據此看來,該石榴在遭此劫難之前,的確是有過一段玉樹瓊花,彩云霞霓的輝煌經歷,當然,那是在仙山瓊閣,而不是眼前的“莓苔”“糞壤”。回過頭去,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斗,自己的成就,竟是這樣令人沮喪,令人難以相信,甚至自己也不明白“徂歲為誰榮”了。這一問,含有無限的哀,無限的悔,無限的怨,無限的恨。   詩讀到這里,讀者一定不會否定,《新植海石榴》是一首詠物詩。只不過所詠的是一株正歷遭劫難,前途未卜的海的石榴,是一株從蓬萊仙境降遷到糞土之壤的海石榴。只要讀者聯系柳公的身世經歷,就不難發現,這株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的石榴,正是柳公的自畫像。根本無法區分得開,哪是石榴,哪是柳公。這種物我渾然一體的意境,正是王國維所認為的,非得“豪杰之士能自樹立”的“無我之境”。   正因為這株海石榴與柳宗元有著這非同尋常的緣份,詩人對它的鐘愛和呵護便非同一般。柳集中另有《始見白發題所植海石榴》一詩中云:“幾年封植愛芳叢”,可見這株石榴最終活了下來。這自是題外之話了。▲,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讀詩須從詩題讀起,這是讀詩的決竅之一,前人早有定論。古之論柳者,早有發現柳公作詩,必在詩題上下細致工夫的。“柳州五言刻意陶謝。兼學康樂制題。”可見柳宗元在詩題處 “皆極用意”。因此,讀柳詩是不可不細推敲其詩題的。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九年(793)進士,曾為監察御史。唐順宗時為禮部員外郎,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改革集團。這個政治改革集團,反對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推行免除部分苛捐雜稅等具有進步意義的政策。因為改革觸犯了宦官權豪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憲宗李純繼位后,改變遂告失敗,王叔文被殺,柳宗元等人被貶到邊遠的地區。柳宗元先被貶為永州(今湖南零陵縣)司......[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