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暮春

蘇軾〔宋代〕〔〕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閑庭戶。
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如同華胥一樣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夢做完了,人在何地?只聽得黃鶯啼于紅樹。薔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進入了閑空的庭院。
溫暖的春風不懂得留住花,卻將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們身上。樓上人遠看著春天快要過去,滿地長長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見歸路。

注釋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又名《虞美人影》或《胡搗練》。上下兩闕均為七六六五句,48字,句句用韻。
華胥(xū):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也作夢境的代稱。
紅樹:盛開紅花之樹。唐時對黃鶯有“紅樹歌童”的美稱。
薔薇(qiáng wēi):植物名。落葉灌木,莖細長,小葉倒卵形或長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以神話之筆,寫夢醒后詞人在友人家所見之情景。“華胥夢斷人何處”寫醒景,理想安樂之境的夢做完了,主人不知何處去?“聽得鶯啼紅樹”寫禽景,“鶯啼”于“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寫物景,薔薇露水如香雨點點滴下。“寂寞閑庭戶”寫院景,寂寞籠罩著空閑的庭院。四幅圖景組綴,一“紅”一“香”與“夢斷”、“寂寞”對印,給讀者以寂寞空曠之印象。

  下片以象征的筆法,回憶著寫春游中所見到的景象,回答上片所提出的問題。“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這兩句截取典型的鏡頭來突出暖風“不解”無情,花“著人”有情,那人是無情還是有情?“樓上望春歸去”為回答之筆,“樓上望春歸去。”樓上人是有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以神話之筆,寫夢醒后詞人在友人家所見之情景。“華胥夢斷人何處”寫醒景,理想安樂之境的夢做完了,主人不知何處去?“聽得鶯啼紅樹”寫禽景,“鶯啼”于“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寫物景,薔薇露水如香雨點點滴下。“寂寞閑庭戶”寫院景,寂寞籠罩著空閑的庭院。四幅圖景組綴,一“紅”一“香”與“夢斷”、“寂寞”對印,給讀者以寂寞空曠之印象。

  下片以象征的筆法,回憶著寫春游中所見到的景象,回答上片所提出的問題。“暖風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這兩句截取典型的鏡頭來突出暖風“不解”無情,花“著人”有情,那人是無情還是有情?“樓上望春歸去”為回答之筆,“樓上望春歸去。”樓上人是有情的,望春也應該有情,回到青春時期,永葆春意。然而縱觀眼前景色,現實是無情的。最后一句“芳草迷歸路”為點題之筆,正如詞人《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其二所寫:“草長江南鶯亂飛,年年事事與心違。”盡管滿目芳草,卻不見歸途。

  全詞運用神話、象征的筆法與寫實結合,借景喻意,含蓄深雋。借回憶寒食節出游之筆,巧妙袒露了詞人自己對官場、功名的殘酷的現實不滿。盡管“鶯啼紅樹”,“薔薇香雨”,到頭來卻是“寂寞閑庭戶”。“望春歸去”,卻是“芳草迷歸路”,確屬一場華胥夢。▲

,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185-186
創作背景
上片以神話之筆,寫夢醒后詞人在友人家所見之情景。“華胥夢斷人何處”寫醒景,理想安樂之境的夢做完了,主人不知何處去?“聽得鶯啼紅樹”寫禽景,“鶯啼”于“紅樹”。“幾點薔薇香雨”寫物景,薔薇露水如香雨點點滴下。“寂寞閑庭戶”寫院景,寂寞籠罩著空閑的庭院。四幅圖景組綴,一“紅”一“香”與“夢斷”、“寂寞”對印,給讀者以寂寞空曠之印象。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歐陽修推薦,應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