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

黃庭堅〔宋代〕〔〕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站在西岸向東岸眺望,視線被如煙似霧的樹林隔斷,看不到江東路上走來的情人。我想只有在夢中往來相會,才不怕被江水阻攔。
燈下寫了無數封情書,但想來想去找不到傳遞的人。即使想托付鴻雁傳信,可是已是秋末了,時間太晚了。

注釋
1、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林。
2、江東路:指愛人所在的地方。
3、闌(lán)?。杭础皵r住”。
4、書:信。
5、算:估量,這里是想來想去的意思。
6、直饒:當時的口語,猶盡管、即使之意思。
7、分付:交付。
8、秋將暮:臨近秋末。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寄托了深刻的離愁和相思,表現了夢幻與現實的矛盾。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人想象的細節,把一個陷入情網者的復雜心理和癡頑情態表現得曲折盡致。

  詞的上片,寫相思者想見對方而又不得見,望不見,只好夢中相會的情景。首句開門見山,交代出“江水”、“煙樹”等重重阻隔,在一片迷蒙浩渺的藝術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她極目瞭望,茫無所見:“江水”、“煙樹”、“江東路”等客觀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案簟弊职堰b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遠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寄托了深刻的離愁和相思,表現了夢幻與現實的矛盾。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人想象的細節,把一個陷入情網者的復雜心理和癡頑情態表現得曲折盡致。

  詞的上片,寫相思者想見對方而又不得見,望不見,只好夢中相會的情景。首句開門見山,交代出“江水”、“煙樹”等重重阻隔,在一片迷蒙浩渺的藝術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她極目瞭望,茫無所見:“江水”、“煙樹”、“江東路”等客觀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案簟弊职堰b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遠樹時的失望惆悵的心境呈現出來?!巴灰娊瓥|路”是這種惆悵情思的繼續。接著,作者把特定的強烈感情深化,把滿腔的幽怨化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眽?,是遂愿的手段,現實生活中無從獲得的東西,就企望在夢中得到?!八剂俊?,是主人公遙望中沉思獲得了頓悟:“只有夢來去”,這是一種復雜的情緒,霧靄迷蒙的客觀美的襯托下,這種仿佛、模糊的潛意識,渴望離別重逢,只有夢中才能自由地來去:“更不怕江闌住”,從“江水西頭隔煙樹”到“不怕江闌住”是一個回合,似乎可以沖破時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實現自己的愿望,飛到思念中的親人身邊。但這個“夢”還沒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做。

  下片通過燈前寫信的細節,進一步細膩精微地表達主人公感情的發展。夢中相會終是空虛的,她要謀求實的交流與聯系。“燈前寫了書無數”,以傾訴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深情,但“算沒個、人傳與”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淵。“直饒尋得雁分付”,詞中的主人公想到所寫的信無人傳遞,一轉念間,鴻雁傳書又燃燒起她的希望;然而又一想,縱然“尋得”傳書的飛雁,“又還是秋將暮”,雁要南飛了,因此連托雁傳書的愿望也難達到。由此可知,她寫的信是要傳送到北方去。燈下寫信這一感情細膩的刻畫,把女主人公的直覺、情緒、思想、夢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動,“寫了書”又“沒人傳”,“尋得雁”又“秋將暮”那回環曲折的描摹過程中庸“算”、“直繞、還是”等表現心聲的口語化語言,把一個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畫得細致感人,魅力無窮。

  此詞以純真樸實的筆調書寫相思之情,全詞明朗率真、情真意切,確乎具有民間詞的意味,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全詞淡雅中見清新,樸素中見真情,通過多種意境淋漓盡致地抒寫了離情?!?/p>,

參考資料:完善

1、 王禹偁,雅瑟.《宋詞三百首鑒賞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寄托了深刻的離愁和相思,表現了夢幻與現實的矛盾。全詞以一種相思者的口氣說來,由不能相會說起,至遙望,至夢憶,至對燈秉筆,終至傳書無由。通過一段連貫的類似獨白的敘述,用“望”、“夢”、“寫書”等幾個發人想象的細節,把一個陷入情網者的復雜心理和癡頑情態表現得曲折盡致。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元豐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為秘書郎。元祐元年(1086)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時張耒、秦觀、晁補之俱在京師,與庭堅同游......[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