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回想我少年時期,沒有快樂的事,心情也是歡快的。
胸懷壯志超四海,展翅高飛思遠(yuǎn)去。
隨著年歲的衰老,這種少壯時的豪氣已經(jīng)逐漸消逝了。
遇到歡樂的事不再歡樂,常常心中有許多憂慮。
氣力在漸漸減退,我身已感一日不如一日。
自然運轉(zhuǎn)變化像《莊子》中的“壑舟”一樣,即使想辦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
不知我未來還有多少時光,也不知何處是我的歸宿。
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陰,想到自己一生虛度了大半歲月心中驚懼。
注釋
欣豫:歡樂。這句是說沒有快樂的事,心情也是歡快的。
猛志:壯志。逸: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碧諟Y明善于把人所共知、反習(xí)而不察的人生體驗指點出來,而且用的是極自然極簡練的語言。這往往使人感到又驚訝又親切。此二句即一好例。詩人回憶自己少壯時代,即便沒有遇上快樂的事情,心里也自然地充滿了欣悅。對于人類來說,珍惜生命價值、珍惜寸陰之精神乃是長青的?!盁o樂自欣豫”的“自”字,下得準(zhǔn)確而微妙,直道出年青生命自身無窮的活力與快樂。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向上的生命情調(diào)。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向上的精神生命受了文化的教養(yǎng),便升華出“猛志”。按照傳統(tǒng)文化,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志向?!懊椭尽敝停怀龃酥鞠蛑畩^發(fā)、凌厲?!耙荨?,突出此志向之遠(yuǎn)大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碧諟Y明善于把人所共知、反習(xí)而不察的人生體驗指點出來,而且用的是極自然極簡練的語言。這往往使人感到又驚訝又親切。此二句即一好例。詩人回憶自己少壯時代,即便沒有遇上快樂的事情,心里也自然地充滿了欣悅。對于人類來說,珍惜生命價值、珍惜寸陰之精神乃是長青的。“無樂自欣豫”的“自”字,下得準(zhǔn)確而微妙,直道出年青生命自身無窮的活力與快樂。不言而喻,這是一種向上的生命情調(diào)。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yuǎn)翥。”向上的精神生命受了文化的教養(yǎng),便升華出“猛志”。按照傳統(tǒng)文化,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志向?!懊椭尽敝?,突出此志向之奮發(fā)、凌厲?!耙荨保怀龃酥鞠蛑h(yuǎn)大、超越?!膀q翮”即展翅,“翥”者、飛也。猛志所向,超越四海,有如大鵬展翅,志在高飛遠(yuǎn)舉。以上四句回憶少壯時代生命情調(diào),詩情從容之中,而有飛揚之勢。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年光苒苒流逝,當(dāng)年那種雄心,漸漸離開了自己。詩情由此亦轉(zhuǎn)為沉抑。“值歡無復(fù)娛,每每多憂慮?!奔幢阌錾狭藲g樂的事情,也不再能歡樂起來,相反,常常懷有深深的憂慮。此二句寫出人到中年、晚年之體驗,與起筆二句形成深刻對照。詩人對自己的遭遇、時代,一概略而不言,唯反求諸己。所以寫出的實為一種人生體驗之提煉,一種生命自身的憂患意識。
“氣力漸衰損,轉(zhuǎn)覺日不如。”氣力漸漸衰退,轉(zhuǎn)而感到一天不如一天了。深感形體生命的逐漸衰老,這還僅僅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一層次。“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壑舟”語出《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fù)之而走?!贝颂幨墙栌谩佰种邸庇髦干?。觀下二句中“止泊”二字,即承“壑舟”而來,可證。此四句,語氣連貫為一意群。生命耗逝,片刻不停,使自己不得停留地走向衰老。
“前途當(dāng)幾許,未知止泊處?!蔽磥淼娜松缆?,不知還有多少途程,也不知生命之歸宿將在何處。聯(lián)系上文之“猛志”及下文之結(jié)筆,則此二句之意蘊,實為志業(yè)未成之隱憂。生命日漸有限,而生命之價值尚未實現(xiàn),這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二層次。
結(jié)筆乃更進(jìn)一層:“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鄙畠r值是在每一寸光陰之中實現(xiàn)的,寸陰可惜。古人珍惜寸陰,顧念及此,不能不使人警懼怵惕!珍惜寸陰,念此警懼,足見猶思奮發(fā)有為,此是其憂患意識之第三層次,亦是其憂患意識之一提升。結(jié)筆二句,深沉、有力。其啟示意義,乃是常新的。
淵明此詩之主題意義,為一種生命之憂患意識。此種憂患意識之特質(zhì),是形體生命逐漸衰老,而生命之價值尚未能實現(xiàn),終于產(chǎn)生再奮發(fā)再努力之自我覺悟。按照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主體價值之實現(xiàn),有三種模式?!按螅ㄌ┥嫌辛⒌拢浯斡辛⒐?,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保ā蹲髠鳌は骞哪辍罚┢渲?,立德是為第一義。陶淵明之一生,于立功的一面,雖然未能達(dá)成,可是,在立德、立言兩方面,卻已經(jīng)不朽。讀其詩,想見其為人,可以說,若沒有“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之精神,陶淵明之成其為陶淵明,將是不可想像的。
此詩在三個時間點上輻射和展開意象:其一,回首過去,生命意象是展翅高飛的大鵬,情調(diào)是“昂揚”、“欣豫”;其二,察視現(xiàn)在,生命意象是生命力鋒穎的衰頹與磨損。情調(diào)是“憂慮”“無復(fù)娛”;其三,眺望未來,生命意象是前途無幾許的孤舟。情調(diào)是“憂懼交加”。時間的跳躍交錯,生命的盛衰交替,情調(diào)的憂、樂、懼交織,使此詩仿佛是一個時間與生命的三重奏,展現(xiàn)了豐富而深沉的人生體驗的全過程。
全幅詩篇,呈為一種蒼涼深沉之風(fēng)格。詩中包蘊了少壯時之欣悅,中晚年之憂慮,及珍惜寸陰之警懼。詩情之波瀾,亦由飛揚而沉抑,終至于向上提升。全詩體現(xiàn)著陶詩文體省凈而包蘊深遠(yuǎn)的基本特色。這種特色,實為中國詩歌藝術(shù)造詣之一極致?!?/p>,
參考資料:完善
1、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201-217 2、 陳慶元等 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86-202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jié)。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fù)悔。徒設(shè)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 一作:晨)......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jié)。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有客有客,爰來宦止。秉直司聰,惠于百里。飱勝如歸,聆善若始。 匪惟諧也,屢有良游。載言載眺,以寫我憂。放歡一遇,既醉還休。實欣心期,方從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