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

李頎〔唐代〕〔〕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
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場。
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行的人早早就騎上了駿馬,行途直指薊城的旁邊。薊城北通大漠,我萬里辭別故鄉。大漠瀚海上,燃起萬千烽火,黃沙之中,曾是千百年來的戰場。軍書急迫,發至上郡,春色青青,越過了中州河陽。長安宮中的柳條已經婀娜多姿,塞北地區的桑條依然顏色青青,琵琶嗚咽,彈出令人淚垂的出塞曲,橫笛聲聲,令人肝腸寸斷。

注釋
薊:州名,治所在今天津薊縣。
漠北:即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
海上:瀚海之上,沙漠上。
河陽:今河南孟縣。
出塞曲:漢李延年造,曲調悲切。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塞下曲”,唐代樂府題,多寫邊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稱“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此詩前四句寫萬里辭家,遠赴邊塞。早晨騎馬出發,直指薊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間透射出一股豪氣。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場。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中間四句寫邊地見聞。“海上”“沙中”呼應“漠北”。“軍書”“春色”,本為靜物,加以“發”“度”二字,頓變鮮活,急切迅疾,氣勢飛動。一寫戰事,一寫時節,一寫邊關,一寫中原,剛健明快。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最后四句一寫色,一寫聲,顏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塞下曲”,唐代樂府題,多寫邊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稱“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此詩前四句寫萬里辭家,遠赴邊塞。早晨騎馬出發,直指薊城,行程匆匆,字里行間透射出一股豪氣。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場。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中間四句寫邊地見聞。“海上”“沙中”呼應“漠北”。“軍書”“春色”,本為靜物,加以“發”“度”二字,頓變鮮活,急切迅疾,氣勢飛動。一寫戰事,一寫時節,一寫邊關,一寫中原,剛健明快。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最后四句一寫色,一寫聲,顏色清麗,聲調凄惻,先喜后悲,更顯其悲。

  通觀全篇,格調蒼涼,既有一點悲,又有一點壯,誠為《河岳英靈集》所評:“發調既清,修辭亦秀”,“足可歔欷,震蕩心神。”▲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gushiwen.cn完善

創作背景
“塞下曲”,唐代樂府題,多寫邊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稱“古塞下曲”。
李頎

李頎(690─751),唐代著名詩人。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寄居潁陽(今河南許昌附近)。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曾任新鄉縣尉。后離職,歸隱潁陽。與王維、高適、王昌齡、崔顥、張旭等素有交往,是當時名士之一。李頎的詩內容豐富,風格灑脫豪放,善于鋪敘夸飾以寫人狀物,音節響亮,語言流暢,氣勢雄壯。擅長寫五古、七言歌行和七律,尤以贈別、邊塞和描寫音樂的詩篇著稱。有《李頎詩集》。《全唐詩》錄存其......[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