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留贈狄司馬

高適〔唐代〕〔〕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
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
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
入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
練兵日精銳,殺敵無遺殘。
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云端。
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干。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羈離從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人重視信守諾言,而您躬行重然諾之道并不感到困難。
您為報答知己,不辭奔波萬里,赴邊殺敵,您這信守諾言的品格實在令人感嘆。
您驅馬縱橫馳騁于西域極遠之地,您高妙的擊劍之術直指樓蘭古國。
您出征的行程窮盡北庭地區,您出擊的鋒芒直逼西海這寒冷的地帶。
您學識淵博令人肅然仰望,您文筆俊秀令儒者欽佩。
您進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執法者之任。
您勤于訓練士卒,隊伍在訓練中日益精銳,征戰中殺盡敵寇,無一漏網。
戰勝后面見天子,進奉俘虜和戰利品,論起功勛,狄司馬以赫赫戰績居于首位。
您在宮殿之前激昂陳詞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狄司馬的高尚品行。詩一開頭即以“無宿諾”作贊譽之詞,將狄司馬這位志行高潔之人的偉岸形象凸現出來,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隨即對狄司馬品質高貴、英勇善戰展開描寫,言辭鏗然有聲,一位從金戈鐵馬中浴血奮戰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雖然詩人對狄司馬的功勛、神采有較多的著墨,但最終落筆之處還是他內在品質的高尚。到慷慨陳詞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馬內心之高潔而外露為信守然諾、奮勇殺敵、功勛赫赫的極致。在這極致之時筆鋒陡轉,言及狄司馬為權貴所嫉,難以一展抱負,對比強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領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詩人勸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業終有成就之日,這正是詩人對友人的欽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潔,而非表面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狄司馬的高尚品行。詩一開頭即以“無宿諾”作贊譽之詞,將狄司馬這位志行高潔之人的偉岸形象凸現出來,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隨即對狄司馬品質高貴、英勇善戰展開描寫,言辭鏗然有聲,一位從金戈鐵馬中浴血奮戰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雖然詩人對狄司馬的功勛、神采有較多的著墨,但最終落筆之處還是他內在品質的高尚。到慷慨陳詞于君王之前是狄司馬內心之高潔而外露為信守然諾、奮勇殺敵、功勛赫赫的極致。在這極致之時筆鋒陡轉,言及狄司馬為權貴所嫉,難以一展抱負,對比強烈,令人于恍然若失中領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后詩人勸勉友人不要灰心,相信功業終有成就之日,這正是詩人對友人的欽佩是根本于其志行高潔,而非表面的功勛顯耀的體現。全詩語言古拙,對仗工整,一韻到底,表現了詩人卓越的文藝才能。 ▲,

參考資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頁
創作背景
高適

高適(702?─765),唐代著名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藍(今河北滄縣)人。幼年家貧。二十歲后曾到長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薊門,漫游燕趙。后客居梁、宋等地,過著「求丐自給」的流浪、漁樵、耕作生活。自稱「一生徒羨魚(希望作官),四十猶聚螢(刻苦攻讀)」。天寶三年(744)秋,與李白、杜甫相會,共同飲酒賦詩,以抒襟抱。天寶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舉「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棄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