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節氣接近重陽的時侯,芙蓉和金菊爭芳斗妍。遠處的鄉村,秋色如畫中一般美麗,樹林間從濃密的紅葉中透出稀疏的黃色.真是鮮亮可愛。
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澈明凈;天高氣爽,萬里無云,平原仰視,上天寬闊沒有邊際,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遠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無限的思念。
注釋
芙蓉:荷花;金菊:黃色的菊花;斗:比勝;馨:散布得很遠的香氣。
天氣:氣候;重陽: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
紅樹:這里指楓樹; 間:相間,夾雜。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凈。
碧天:碧藍的天空。
茫茫:廣闊,深遠。
此詞以寫景為主,上片點明“天氣欲重陽”,下片以“憑高目斷”相照應,可知此詞為重九登高所作。詞中通過對節令、景物、環境的描寫,烘托出重陽佳節倍思親的氣氛,最后以“無限思量”點出主題。
詞起兩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近重陽?!?選出木芙蓉、黃菊兩種花依然盛開、能夠在秋風中爭香斗艷來表現“重陽”到臨前的季節特征。接著“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周圍寫到望中的鄉村,從花寫到樹。秋景最美的,本來就是秋葉,這里拈出樹上紅葉來寫,充分顯出時令特征。紅樹中間還帶著一些“疏黃”之色,樹葉之紅是濃密的,而黃則是稀疏的,濃淡相間,色調更豐,畫境更美。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詞以寫景為主,上片點明“天氣欲重陽”,下片以“憑高目斷”相照應,可知此詞為重九登高所作。詞中通過對節令、景物、環境的描寫,烘托出重陽佳節倍思親的氣氛,最后以“無限思量”點出主題。
詞起兩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近重陽。” 選出木芙蓉、黃菊兩種花依然盛開、能夠在秋風中爭香斗艷來表現“重陽”到臨前的季節特征。接著“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周圍寫到望中的鄉村,從花寫到樹。秋景最美的,本來就是秋葉,這里拈出樹上紅葉來寫,充分顯出時令特征。紅樹中間還帶著一些“疏黃”之色,樹葉之紅是濃密的,而黃則是稀疏的,濃淡相間,色調更豐,畫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三句從陸上寫到水上,從地面寫到天上。著一“淡”字,寫出中原地區秋雨少,秋水無波,清光澄凈之景致;而天高氣爽,萬里無云,平原仰視,上天寬闊無際,于是,又用一“長”字狀天。這兩字看似平常,卻很貼切。上面景語,用筆疏淡,表現作者的心境是閑適的。至“路茫?!比郑瑒t帶感慨情緒: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寫久久地登高遙望,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的無限思念。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贝嗽~之寫景正與此境相合。正因為前面所寫之景蘊含著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點題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藝術效果?!?/p>,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賞析二這是一首秋日野游,遣興自娛的令詞。晏殊一生仕途坦蕩,性情散淡,過著“未嘗一日不宴歡”的生活。為官之余,歌飲郊游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詞作當中。這首詞寫的是重陽登高的景與情。
“芙蓉金菊斗磐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里開放的花。詞人寫秋日里萬花紛謝唯有芙蓉和滿目金菊競相綻放的景致,不單純是寫景,同時交待了季節。下句“天氣欲重陽”則更進一步點明節氣。中國古代有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的風俗?!蔼氃诋愢l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便是中國唐代大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詞人直言重陽,為后文登高寫景做了鋪墊?!斑h村秋色如畫,
展開閱讀全文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