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一片濃陰,遮蓋了整個院落。葉片和不斷伸展的葉心相互依戀,一張張,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滿懷愁情,無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時分下起了雨,點點滴滴,響個不停。雨聲淅瀝,不停敲打著我的心扉。我聽不慣,于是披衣起床。
注釋
添字丑奴兒:詞牌名。一作“添字采桑子”。“丑奴兒”與“采桑子”同調而異名。添字:在此詞中具體表現為——在“丑奴兒”原調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來的七字句,改組為四字、五字兩句。增字后,音節和樂句亦相應發生了變化。
中庭:庭院里。
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詞兩用,舒,以狀
參考資料:完善
1、 蔣哲倫 等 .李清照詞鑒賞 .濟南 :齊魯書社 ,1986 :128-129 .,名家評論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又見《廣群芳譜》卷八十九(卉譜三)芭蕉,調為《采桑子》,詞句亦與《采桑子》同而非《添字丑奴兒》。其詞云:“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展馀光分外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點霖霪,似喚愁人,獨擁寒衾不忍聽。”按《全芳備祖》國內無刊本(董康《書舶庸談》云:日本有元刊本),但各抄本均作《添字丑奴兒》。《花草粹編》云“添字”,是陳耀文所見本當亦相同?!稄V群芳譜》作《采桑子》,殆為編者汪灝等所妄改,不足據。(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添字或攤破的另一種方式,是在增入音節、字數后改組樂句。如《丑奴兒》歇拍
展開閱讀全文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