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剛剛經歷了南征北戰,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這一切都是為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啊。
戰爭的場面如電閃,軍情火急,動作迅猛。
滿山遍野駐扎了千軍萬馬。
戰場如登山一樣,指揮也需要靈活。
昨天的戰爭必將會流血犧牲,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統一。
注釋
慨然:長嘆的樣子。
撫長劍:手撫腰間的長劍。
濟世:濟世救民。
邀名:爭名奪利。
星旂、日羽:渲染隊伍浩蕩、旌旗簇擁,軍情火急、戰報不絕。
紛電舉、肅天行:形容行動迅猛,紀律嚴明。
旂(qí):即“旗
此詩描寫戰爭場面,抒發時事感慨,充滿浩然正氣。在藝術表現上,全詩熔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五聯十句,一氣呵成,構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
全詩分三層。首聯一層:“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詩人剛剛經歷了南征北戰,結束了群雄割據、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凱旋班師,面對著剛剛得到統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戰爭的艱辛,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由于前線將士的流血犧牲,贏得統一局面,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這一切都是為了“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中間三聯為第二層,分別描述行軍、駐營、出擊三個場面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描寫戰爭場面,抒發時事感慨,充滿浩然正氣。在藝術表現上,全詩熔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為一爐;五聯十句,一氣呵成,構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
全詩分三層。首聯一層:“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詩人剛剛經歷了南征北戰,結束了群雄割據、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凱旋班師,面對著剛剛得到統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戰爭的艱辛,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不禁手撫腰間的長劍慨然長嘆。由于前線將士的流血犧牲,贏得統一局面,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這一切都是為了“濟世救民”,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中間三聯為第二層,分別描述行軍、駐營、出擊三個場面,是全詩核心部分。“星旌紛電舉,日羽肅天行”一聯寫行軍場面,“星旌”、“日羽”,渲染隊伍浩蕩、旌旗簇擁,軍情火急、戰報不絕;“紛電舉”、“肅天行”,表現行動迅猛,紀律嚴明。短短兩句十字,把一支軍風嚴明、行動迅速、聲勢威嚴的正義之師的雄姿展現在讀者眼前。“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一聯寫駐扎場面,千軍萬馬,漫山遍野。“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一聯則寫戰斗場面,“登山”、“背水”寫地形復雜;“麾武節”、“縱神兵”謂指揮靈活。“背水縱神兵”用典,《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這里作者是以大軍事家韓信自比。中間短短三聯六句,再現一次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從列隊行軍到扎營駐兵、再到臨陣戰斗,都寫得凝煉而又具體形象。
末聯為第三層,以抒發豪情壯志作結:“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與首聯遙相呼應,語義剛毅果絕。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必然會有流血犧牲,但從前的犧牲是為了換來今天的統一。詩人心中不無感慨。
這首詩是李世民詩歌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全詩充滿浩然正氣。此詩在藝術表現上,議論、敘事、寫景、抒情熔為一爐;全詩五聯十句,一氣呵成,構思精縝、語言凝煉;中間三聯六句,對仗工整,音韻鏗鏘,是一首優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風格與浮靡的六朝遺風大異其趣。▲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5-6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