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佳人頭上花枝映照在酒杯之中,清清的酒中倒映出一枝更加美麗的花枝。
我這一生經(jīng)歷了六十年的太平歲月,親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
況且我的筋骨還很康健,又喜逢百花盛開的芳菲時節(jié)。
看著美酒里蕩漾著的花影,紅光流轉(zhuǎn),面對著大好春景,怎么能不在花前醉飲然后歸去!
注釋
卮(zhī):酒器,容量四升,此泛指酒杯。
兩世:三十年為一世。兩世即六十年。
四朝:指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四代皇帝。
況復(fù):況且又。筋骸(hái):筋骨。
那堪:更兼。芳菲:芳香而艷麗。
涵:包含。紅光
作者熱情地贊頌了那一時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閑適的生活和整個社會狀況聯(lián)系起來寫,表達了內(nèi)心極度的歡愉,毫無粉飾太平之嫌,寫得真實、健康、開朗。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過花甲的作者自己。這就有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頭插花枝,飲酒為歡,花照美酒,美酒映花,鮮花與美酒,充溢于詩人的心扉。一開篇,便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那種悠然自得、圓融自樂的神態(tài)。
詩人陶醉的原因,頷頸兩聯(lián)以醉歌的形式作了回答。詩人一生度過了六十年的太平歲月,親眼見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體康健,時節(jié)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漲大了。他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作者熱情地贊頌了那一時代,他把芳菲的春景、閑適的生活和整個社會狀況聯(lián)系起來寫,表達了內(nèi)心極度的歡愉,毫無粉飾太平之嫌,寫得真實、健康、開朗。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插花者即是年過花甲的作者自己。這就有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頭插花枝,飲酒為歡,花照美酒,美酒映花,鮮花與美酒,充溢于詩人的心扉。一開篇,便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那種悠然自得、圓融自樂的神態(tài)。
詩人陶醉的原因,頷頸兩聯(lián)以醉歌的形式作了回答。詩人一生度過了六十年的太平歲月,親眼見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的盛世,再加以筋體康健,時節(jié)芳菲,老人的心遂完全被幸福漲大了。他笑瞇著醉眼,看面前的酒杯。只見杯中映著花影,紅光溜轉(zhuǎn),面對這花,這酒,這位處在盛世中的高齡而又健康的老人,他的一生樂事都如同被召喚到了眼前,所以痛飲到大醉方歸。
該篇與崇尚典雅的傳統(tǒng)五、七言律詩相比,風(fēng)格完全不同。它有白居易的通俗,而其實和白詩并非一路。白詩在平易中一般仍包含著高雅的意境,邵雍這類詩則表現(xiàn)了一種世俗的情懷。它純用口語,順口妥溜,吸收了民歌俚曲的因素,又略帶打油詩的意味,具有一種幽默感和趣味性。
詩格雖不甚高,但充溢著濃烈的太平和樂氣氛。這種氣氛的形成,固然由于內(nèi)容是歌唱時康人壽,但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老人白發(fā)上插著紅花,樂陶陶地對著酒杯,這一形象一開始就給詩帶來一種氣氛;語言節(jié)奏的流走順暢,“花”、“酒”等字的反復(fù)回環(huán)出現(xiàn),也顯得和樂遂意;頸聯(lián)“況復(fù)”、“那堪”等詞語的運用,末聯(lián)“爭忍……不”的反詰句式,又都能把氣氛步步向前推進,有那種“擊壤而歌”的意味。對于這類詩,雖然不可能望有盛唐詩人作品的宏偉氣象,但尚能近于“安閑弘闊”(《頤山詩話》評邵雍詩)。從中表現(xiàn)出北宋開國后“百年無事”的升平景象,以及一些人在小康中安度一生的那種心滿意足的精神狀態(tài)。▲
,參考資料:完善
1、 霍松林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68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