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陳與義〔宋代〕〔〕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二月的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料峭的春寒給園林的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
嬌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鮮紅的花朵,獨自在寒風冷雨中默默開放著。

注釋
選自《簡齋集》。陳與義(1090-1138),號簡齋。宋代詩人。此詩寫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陽市。
園公:詩人自注:“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
胭脂:一種紅色顏料。也泛指紅色。

賞析
賞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其實,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圣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鋪墊。“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聯系到下文,不僅有風,而且有雨,春寒料峭中,日日風雨,凄冷無比。更何況詩人還流離失所、漂泊無依。由己及物,想到滿園即將吐蕊發芽的花木,禁不住有些擔心。“怯園公”此三字,道出了詩人心境:既怯花不發,又怯花發遭雨打。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其實,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的海棠圣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的寫照;陳與義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的寫照。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鋪墊。“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聯系到下文,不僅有風,而且有雨,春寒料峭中,日日風雨,凄冷無比。更何況詩人還流離失所、漂泊無依。由己及物,想到滿園即將吐蕊發芽的花木,禁不住有些擔心。“怯園公”此三字,道出了詩人心境:既怯花不發,又怯花發遭雨打。

  盡管有些心情,但孤寂的詩人還是希望尋覓到些許的安慰。當他看到園中海棠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宋祁詞《錦纏道》曰:“海棠經雨胭脂透。”海棠經雨打風吹,像濕透的胭脂一樣,會有所殘敗。但詩人眼中的海棠,卻是那樣的傲然不屈:“不惜”嬌色、“獨立”風雨。花木不會有什么情感,有情的只是詩人,詩人“情眼觀物”,便萬物皆有情了。此時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詩人的化身——風流,雅致,卻還有孤傲的品格。

  此詩作者開海棠喻己之風,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貶官遭際。而陳簡齋筆下的海棠雅致孤高,不僅風致,更具品格,正是他流亡時的寫照。詩人將自己的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的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詩的上乘之作。聯系到“靖康之難”后大多北方的宋人被迫漂泊他鄉,這首詩也就獲得了超越個人情懷的普遍品格。▲

,

參考資料:完善

1、 樂云,黃鳴主編.中華詩文鑒賞典叢 唐宋詩鑒賞辭典:崇文書局,長江出版傳媒,2015.08:593
創作背景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進士,累遷太常博士。紹興年間,歷任兵部員外郎、遷中書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學士、知制誥。七年,拜參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傳。長于詩,創簡齋體。方回認為與義繼黃庭堅、陳師道之后,并為江西派之三宗。有《簡齋集》十卷,《無往詞》一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