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雍裕之〔唐代〕〔〕

無風才到地,有風還滿空。
緣渠偏似雪,莫近鬢毛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沒有風柳絮才飄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風它還會漫天飛揚。
輕輕裊裊好似雪花飄落,誰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頭發。

注釋
緣:因為。
渠:這里代指柳絮。

賞析
賞析

  本詩是一首詠物詩。

  這首詩它既沒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態,也沒有借柳絮抒寫惜別傷春之情,而是以凝煉準確的語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簡潔鮮明,富有風趣。

  “無風才到地,有風還滿空。”描寫柳絮“似花還似非花”,極為纖細、輕靈,無風時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風,那怕是和煦的微風,也會漫天飛舞起來。它的這種性狀是很難描述的。薛陶說:“二月楊花輕復微”,并沒說清是怎么個輕法。雍裕之從風和柳絮的關系上落筆,并對比了柳絮在“無風”和“有風”時兩種不同的狀態,只十個字,就將柳絮的特征給具體地描繪出來了,這不能不說是狀物的高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本詩是一首詠物詩。

  這首詩它既沒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態,也沒有借柳絮抒寫惜別傷春之情,而是以凝煉準確的語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簡潔鮮明,富有風趣。

  “無風才到地,有風還滿空。”描寫柳絮“似花還似非花”,極為纖細、輕靈,無風時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風,那怕是和煦的微風,也會漫天飛舞起來。它的這種性狀是很難描述的。薛陶說:“二月楊花輕復微”,并沒說清是怎么個輕法。雍裕之從風和柳絮的關系上落筆,并對比了柳絮在“無風”和“有風”時兩種不同的狀態,只十個字,就將柳絮的特征給具體地描繪出來了,這不能不說是狀物的高手。

  “緣渠偏似雪”句則是寫柳絮的顏色。柳絮不僅其輕飛亂舞之狀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東晉謝道韞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贏得了“詠絮才”的美名。可見要描繪柳絮的顏色,還是以白雪為喻最為恰切。但如果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復前人早就用過的比喻,顯得淡而無味,所以詩人緊接著補上第四句:“莫近鬢毛生”。這一筆補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自來人們多以霜雪喻白發,這里因為柳絮似雪,遂徑以柳絮隱喻白發,這已不落窠臼;不僅如此,詩人又從詠物進而表現人的情思:人們總是希望青春永駐,華發遲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發,所以盡管柳絮輕盈可愛,誰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頭發。這一句在全詩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寫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可以說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懷的又一格吧。

  這首詩通篇無一字提及柳絮,但讀完全詩,那又輕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們眼前飛舞,它是那樣具體,那樣鮮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詩二十個字,如同一個精心編制的謎語。由于準確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謎底叫人一猜就著。于此可見詩人體察事物之細,藝術提煉功夫之深。▲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后,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