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

李商隱〔唐代〕〔〕

咸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秦國咸陽的宮殿高峻巍峨,座落重重;仿作的六國亭臺樓閣比綺羅還要艷麗華美。
秦能一統天下,只因為當初天帝喝醉了胡亂把秦地賜給了穆公,并不是由于它據有險固山河。

注釋
咸陽:秦都咸陽,在今陜西咸陽。
嵯(cuó)峨:高峻的樣子。
天帝醉: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而翦諸鶉首。”
“不關”句:反賈誼《過秦論》而用之。賈曰:“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穆公以來,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秦滅六國的煊赫氣勢:滅諸侯國,每每依照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將掠奪來的美人鐘鼓放置于其中;后兩句專就秦事發議論,作翻案文章。此詩通篇使事用典,翻出新意。雖不盡鋪陳盡致,然用筆曲折,意蘊豐富,啟人深思。

  前兩句“咸陽宮闕郁鹺峨,六國樓臺艷綺羅”都是寫實。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官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 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秦統中國后,大肆營造宮室,著名的“阿房官“便是這樣的產物。盡管秦國擁有地勢高峻的“宮闕”和艷于綺羅的“六國樓臺”,但它畢竟是掠奪人民的財產肆意建造的。因此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秦滅六國的煊赫氣勢:滅諸侯國,每每依照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將掠奪來的美人鐘鼓放置于其中;后兩句專就秦事發議論,作翻案文章。此詩通篇使事用典,翻出新意。雖不盡鋪陳盡致,然用筆曲折,意蘊豐富,啟人深思。

  前兩句“咸陽宮闕郁鹺峨,六國樓臺艷綺羅”都是寫實。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官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 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秦統中國后,大肆營造宮室,著名的“阿房官“便是這樣的產物。盡管秦國擁有地勢高峻的“宮闕”和艷于綺羅的“六國樓臺”,但它畢竟是掠奪人民的財產肆意建造的。因此天下人敢怒不敢言。不堪其壓榨與掠奪的人民終于“揭竿而起”,推翻了他們殘忍的統治,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無論是六國的滅亡,還是秦國被推翻,都是因為他們“日益驕固”而自食其果。詩人在這里明言秦國“宮闕”和“六國樓臺”的艷于綺羅,實質是在暗示他們難以逃脫的滅亡命運,這是一層;既然六國與秦國的大建宮室難逃其滅頂之災,那么,唐敬宗的大建宮室也同樣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是第二層。如果說第一層意思是作為唐敬宗的一面歷史鏡子的話,那么第二層的弦外之音,簡直就是在向唐敬宗發出嚴重警告,詩人的此番苦心,是滲透在字里行間的。這就是此詩的含蓄蘊藉、“用意深微”之處。

  后二句“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這里,詩人是在暗里忠告唐朝君主,不要走秦朝掠奪百姓財產的老路。倘若不信,重蹈秦國滅亡之覆轍,即使有像秦地那樣堅固險要的山河也是無救的,哪怕是皇權神授也是沒有把握的。后來,黃巢起義攻入長安,正應了詩人的邏輯推論。在這里,詩人不說秦王的殘暴和昏聵,更不說唐敬宗的巧取和豪奪。而只是說天帝之“醉”,錯賜秦地,但等天帝一醒,天帝又要收回原來的賜予的土地。再說,“醉”酒的時間過程畢竟是短暫的,這就意味著秦王占有山河的時間也是不會長久的。一個“醉”字,包蘊著深刻的警策之意,給人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想象余地。

  此詩專詠古事,發人所未發。含蘊深折,寄諷深婉,立意精深, 構思巧妙,達到了寓諷于史事之中,寄意于言語之外的藝術效果。▲

,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緒連 初旭. 三李詩鑒賞辭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148-1149.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前兩句寫秦滅六國的煊赫氣勢:滅諸侯國,每每依照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將掠奪來的美人鐘鼓放置于其中;后兩句專就秦事發議論,作翻案文章。此詩通篇使事用典,翻出新意。雖不盡鋪陳盡致,然用筆曲折,意蘊豐富,啟人深思。
李商隱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出身于沒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歲時就受到牛僧孺黨令孤楚的賞識,被任為幕府巡官。二十五歲時,受到令孤楚的兒子令孤绹的贊譽,中進士。次年受到李德裕黨人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的寵愛,任為書記,并娶他女兒為妻。唐朝中葉后期,朝政腐敗,宦官弄權,朋黨斗爭十分激烈。李商隱和牛李兩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勢而趨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擊,一生不得......[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