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怨

李益〔唐代〕〔〕

露濕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
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晴正開的桃花,花朵被露水沾濕,春風散入,更是暗香滿殿。月亮特別明亮,昭陽殿里徹夜笙歌。
宮漏里就好像裝了海水一樣滴不完、流不盡。在長門宮前滴了一夜沒有停息。

注釋
露濕:露水打濕。
晴花:晴日的花朵。
歌吹:歌唱吹打。
昭陽:漢宮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宮殿。《三輔黃圖·未央宮》:“武帝時,后宮八區,有昭陽……等殿。”
似將:好似將用。
宮漏:宮中計時器。用銅壺滴漏,故稱宮漏。
長門:漢宮名。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和王昌齡“奉帚平明”、“閨中少婦”等名作之同,此詩的怨者,不是一開始就露面的。長門宮是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后的居處,昭陽殿則是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居處,唐詩通常分別用以泛指失寵、得寵宮人住地。欲寫長門之怨,卻先寫昭陽之幸,形成此詩一顯著特點。

  前兩句的境界極為美好。詩中宮花大約是指桃花,此時春晴正開,花朵上綴著露滴,有“灼灼其華”的光彩。晴花沾露,越發嬌美秾艷。夜來花香尤易為人察覺,春風散入,更是暗香滿殿。這是寫境,又不單純是寫境。這種美好境界,與昭陽殿里歌舞人的快樂心情極為諧調,渾融為一。昭陽殿里徹夜笙歌,歡樂的人還未休息。說“歌吹在昭陽”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卻是無處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和王昌齡“奉帚平明”、“閨中少婦”等名作之同,此詩的怨者,不是一開始就露面的。長門宮是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后的居處,昭陽殿則是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居處,唐詩通常分別用以泛指失寵、得寵宮人住地。欲寫長門之怨,卻先寫昭陽之幸,形成此詩一顯著特點。

  前兩句的境界極為美好。詩中宮花大約是指桃花,此時春晴正開,花朵上綴著露滴,有“灼灼其華”的光彩。晴花沾露,越發嬌美秾艷。夜來花香尤易為人察覺,春風散入,更是暗香滿殿。這是寫境,又不單純是寫境。這種美好境界,與昭陽殿里歌舞人的快樂心情極為諧調,渾融為一。昭陽殿里徹夜笙歌,歡樂的人還未休息。說“歌吹在昭陽”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卻是無處不“在”,為什么獨歸于昭陽呢?詩人這里巧妙暗示,連月亮也是昭陽殿的特別明亮。兩句雖然都是寫境,但能使讀者感到境中有人,繼而由景入情。這兩句寫的不是宮怨,恰恰是宮怨的對立面,是得寵承恩的情景。

  寫承恩不是詩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后兩句突然轉折,美好的環境、歡樂的氣氛都不在了,轉出另一個環境、另一種氣氛。與昭陽殿形成鮮明對比,這里沒有花香,沒有歌吹,也沒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盡的漏聲,是挨不到頭的漫漫長夜。這里也有一個不眠人存在。但與昭陽殿歡樂苦夜短不同,長門宮是愁思覺夜長。此詩用形象對比手法,有強烈反襯作用,突出深化了“宮怨”的主題。

  詩的前后部分都重在寫境,由于融入人物的豐富感受,情景交融,所以能境中見人,含蓄蘊藉。與白居易《后宮詞》比較,優點尤顯著。《后宮詞》寫了“淚濕羅巾夢不成”,寫了“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由于取徑太直,反覺淺近,不如此詩耐人含咀。

  詩的前兩句偏于寫實,后兩句則用了夸張手法。銅壺滴漏是古代計時的用具。宮禁專用者為“宮漏”。大抵夜間添一次水,更闌則漏盡,漏不盡則夜未明。“似將海水添宮漏”,則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來夸張長門的夜長漏永。現實中,當然絕無以海水添宮漏的事,但這種夸張,仍有現實的基礎。“水添宮漏”是實有其事,長門宮人愁思失眠而特覺夜長也實有其情,主客觀的統一,就造成了“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的意境。虛實相成,離形得神,這里寫的雖決不能有其事,但實為情至之語。 ▲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八歲時,逢安史之亂,西北地區常受到外族侵擾,李益離開家鄉。唐代宗大歷四年(769)中進士,歷任象鄭縣尉等職位低下的小官。其后棄官而去,游燕、趙間,在藩鎮帳下任幕僚十八年,長期征戰南北,經過多次戰爭,所以他對邊塞的軍旅生活非常熟悉,寫了不少描寫邊塞風光、謳歌戰士慷慨激昂為國捐軀的詩歌。在藝術上能夠吸收樂府民歌的特點,節奏和諧,語言優美精煉。......[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