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甫〔唐代〕〔〕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四娘家周圍小路開滿鮮花,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嬉鬧的彩蝶在花間盤旋飛舞不舍離去,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悅耳動人。

注釋
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
蹊(xī):小路。
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
嬌:可愛的樣子。
恰恰:象聲詞,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一說“恰恰”為唐時方言,恰好之意。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長滿花朵的枝條被壓得低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從這里,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tài),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些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jié)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p>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皦褐Φ?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長滿花朵的枝條被壓得低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從這里,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tài),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些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jié)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p>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zhǔn)確、生動。

  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他也許并未停步,而是繼續(xù)前行,因為風(fēng)光無限,美景尚多?!皶r時”,則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嬌”字寫出鶯聲輕軟的特點。

  “自在”不僅是嬌鶯姿態(tài)的客觀寫照,也傳出它給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輕松的感覺。詩在鶯歌“恰恰”聲中結(jié)束,饒有余韻。此詩寫的是賞景,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像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xì)微,色彩異常秾麗的,則不多見。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莊》),“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這些景都顯得“清麗”而杜甫在“花滿蹊”后,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秾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

  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聲調(diào)的和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而很講協(xié)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而常常出現(xiàn)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dāng)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音律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fù)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聲調(diào)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并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現(xiàn)在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lián),音調(diào)宛囀。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的叫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時時、恰恰為疊字,即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又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惟妙惟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于心情的表達。▲

,

參考資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78 2、 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76-277 3、 林從龍.古典文學(xué)名篇賞析(第二輯).合肥:黃山書社,1983:39-42 4、 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34-536 5、 黃慧娟.杜詩里的唐朝往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118-122
創(chuàng)作背景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yīng)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yīng)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fù)責(zé)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