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唐代〕〔〕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黃昏時分,猿聲凄切,江邊送客早已四散。無情的流水只管載著離人不停遠去,心中更加悲凄。
同被貶逐漂泊,只是君行更遠。一路遠去,只有那萬里青山與你相伴。

注釋
重送:是指因為這以前詩人已寫過一首同題的五言律詩。劉、裴曾一起被召回長安又同遭貶謫,同病相憐,發為歌吟,感情真摯動人。
裴郎中:不詳何人,大致為詩人的朋友。二人同時被貶官。
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
暮江:日落時的江邊。
逐臣:被貶官而同時離開京城的人。指作者與裴郎中同時被貶。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發了詩人對世俗的感嘆。全詩寫景抒情,清新自然。

  “猿啼客散暮江頭”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荊州記》載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何況如今聽到猿聲的,又是處于逆境中的遷客,縱然不浪浪淚下,也難免要愴然動懷了。“客散暮江頭”,也都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

  “人自傷心水自流”,切合規定情景中的地點“江頭”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通過描述詩人與裴郎中同時被貶吉州,在兩人分開途中所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又抒發了詩人對世俗的感嘆。全詩寫景抒情,清新自然。

  “猿啼客散暮江頭”描寫氛圍。“猿啼”寫聲音,“客散”寫情狀,“暮”字點明時間,“江頭”交代地點。七個字,沒有一筆架空,將送別的環境,點染得“黯然銷魂”。猿啼常與悲凄之情相關。《荊州記》載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何況如今聽到猿聲的,又是處于逆境中的遷客,縱然不浪浪淚下,也難免要愴然動懷了。“客散暮江頭”,也都不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

  “人自傷心水自流”,切合規定情景中的地點“江頭”,這就越發顯出上下兩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時日暮客散,友人遠去,自己還留在江頭,更感到一種難堪的孤獨,只好獨自傷心了,而無情的流水卻只管載著離人不停地流去。兩個“自”字,使各不相干的“傷心”與“水流”聯系到了一起,以無情水流反襯人之“傷心”,以自流之水極寫無可奈何的傷心之情。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句從“傷心”兩字一氣貫下,以前兩句更推進一步。第三句在“遠”字前綴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經不幸,而裴郎中被貶謫的地方更遠,著重寫出對方的不幸,從而使同病相憐之情,依依惜別之意,表現得更為豐富、深刻。末句“青山萬里一孤舟”與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應,而“青山萬里”又緊承上句“更遠”而來,既寫盡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遠去的只有萬里青山,又表達了詩人戀戀不舍的深情。隨著孤帆遠影在望中消失,詩人的心何嘗沒有隨著眼前青山的延伸,與被送者一道漸行漸遠!

  從通篇來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陳其事的賦體,緊緊扣住江邊送別的特定情景來寫,使寫景與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摯意深,別有韻味。前人論劉長卿“詩體雖不新奇,甚能煉飾”(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此詩寫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見他的“煉飾”功夫。▲

,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411-412頁
創作背景
劉長卿

劉長卿(約709-780),字文房,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肅宗至德年間,曾任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因被人誣陷,下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獄,后貶為潘州(今廣東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陸州司馬,死于隨州刺史任上。世稱劉隨州,有《劉隨州集》。劉長卿與杜甫同時,比元結、顧況年長十余歲,但他的創作活動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詩內容較豐富,各體都有佳作,尤長于五言律詩,權德輿說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