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殘雪還沒有全都融化,梅花已經凋殘零落。黃昏時又刮起了風,下起了雨。記起臨安華麗的樓閣,路邊歌聲不斷,鼓聲不絕于耳,元宵之夜歌舞升平,熱鬧非凡。
漂泊天涯的我只能遙想此夕宮中在海上舉行傳柑宴會,希望能作夢中之游。今夜的元宵的在哪里度過才好呢?身處連山茅屋之中,面對著寒冷的爐灶破敗的墻壁,只能觀賞那青熒的漁火了。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蓮池上客”等,正體雙調六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五仄韻。辛稼軒:南宋詞人辛棄疾,字稼軒。元夕韻:辛棄疾元夕詞《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紅樓:紅色的樓。泛指華麗的樓房,多
這首詞上片憶昔,通過敘寫昔日首都臨安元宵節的熱鬧景象,透露出作者對故國繁盛的緬懷與向往;下片撫今,寫如今國破家亡、淪落天涯,寫出作者對往日的眷戀,對故國的緬懷與痛悼。此詞拙樸無華,詞意凄婉,情調深沉,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回憶往昔。
開篇二句,從眼前節候節物著筆,寫元宵節的環境氛圍。嚴冬余威尚未消退,殘雪未盡,梅花凋殘零落,黃昏時刮風下雨,春寒料峭。惡劣的氣候,暗淡的黃昏,令人壓抑、沉悶,難以盡興游賞,從而勾起對昔日元宵節的回憶。
“長記”四句,敘寫昔日首都臨安元宵節的熱鬧景象。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詞上片憶昔,通過敘寫昔日首都臨安元宵節的熱鬧景象,透露出作者對故國繁盛的緬懷與向往;下片撫今,寫如今國破家亡、淪落天涯,寫出作者對往日的眷戀,對故國的緬懷與痛悼。此詞拙樸無華,詞意凄婉,情調深沉,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回憶往昔。
開篇二句,從眼前節候節物著筆,寫元宵節的環境氛圍。嚴冬余威尚未消退,殘雪未盡,梅花凋殘零落,黃昏時刮風下雨,春寒料峭。惡劣的氣候,暗淡的黃昏,令人壓抑、沉悶,難以盡興游賞,從而勾起對昔日元宵節的回憶。
“長記”四句,敘寫昔日首都臨安元宵節的熱鬧景象。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周密《武林舊事·大禮》載:“每隊各有歌頭,以彩旗為號,唱和杵歌等曲以相。”又說:“禁去歲賞菊燈之后,迤邐試燈,謂之預賞。一入新正,燈火日盛。”這里作者特點“小紅樓”、“杵歌”、“預賞”,說明作者所“長記”的元宵不是一般的元夕,而是南宋朝廷觀燈的往事。“杵歌串串,鼓聲疊疊”,極寫昔日元宵觀燈歌舞不絕,熱鬧喧騰的景象,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故國繁盛的緬懷與向往。
下片撫今。
過片宕開一筆:“涯客鬢愁成縷,海上傳柑夢中去”。這里寫出國破家亡、淪落天涯,無以寄身的凄慘和難脫的愁緒。過去上元夜于宮中宴臣,貴戚宮人得以黃柑相遺的美好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夢中去”三字,進一步寫出作者對往日元宵的眷戀,對故國的緬懷與痛悼。以上所寫,既突出昔元宵節的美好,又反襯出今年元宵節的凄涼。
所以作者接下去有由昔而今、由夢境而回到現實,自設問答:“今年上元何處度”設問,應片頭“天涯客鬢愁成縷”句,領起下文。接著以“亂山茅屋,寒爐敗壁,漁火青熒處”作答,說明今年元夕不是在都城臨安的“小紅樓畔”,而是在“亂山茅屋”之中;不是往日“杵歌串串,鼓聲疊疊”的繁華,而是面對著“寒爐敗壁”,孤苦凄涼;自然自己所觀賞的也不是“火樹銀花流溢的繁燈焰火,而是青熒的令人發愁的“漁火”,滿目凄楚的元宵節物出而已。著末寫出悲慘處境,悲憤幾極。
此詞拙樸無華,詞意凄婉,情調深沉,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完善
1、 易蓉,陳揚燕編著.宋代節序詞研究與欣賞: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04月:183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