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興

辛棄疾〔宋代〕〔〕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喝醉酒我暫且盡情歡笑,哪有工夫整日發(fā)愁?近來我才覺得古人的書本,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夜我醉倒在松樹旁,問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擺動是要來攙扶于我,連忙用手一推說:“去!”

注釋
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晚香時候”“玉爐三澗雪”“江月令”。雙調(diào)五十字,平仄兩協(xié),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遣興:遣發(fā)意興,抒寫意興。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樣子。

賞析
賞析二

  這首詞題目是“遣興”。從詞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寫悠閑的心情。但骨子里卻透露出他那不滿現(xiàn)實的思想感情和倔強(qiáng)的生活態(tài)度。

  詞的上片詞人說忙在喝酒貪歡笑??墒怯昧艘粋€“且”字,就從字里行間流露出這“歡笑”比“痛哭”還要悲哀:詞人是無法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和憂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鬧來忘卻憂愁。這樣,把詞人內(nèi)心的極度憂愁深刻地反映了出來,比用山高水長來形容愁顯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接著兩句進(jìn)一步抒寫憤激的情緒。孟子曾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說的是書上的話不能完全相信。而詞人卻說,最近領(lǐng)悟到古人書中的話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錯了。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書。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二

  這首詞題目是“遣興”。從詞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寫悠閑的心情。但骨子里卻透露出他那不滿現(xiàn)實的思想感情和倔強(qiáng)的生活態(tài)度。

  詞的上片詞人說忙在喝酒貪歡笑??墒怯昧艘粋€“且”字,就從字里行間流露出這“歡笑”比“痛哭”還要悲哀:詞人是無法排解內(nèi)心的苦悶和憂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鬧來忘卻憂愁。這樣,把詞人內(nèi)心的極度憂愁深刻地反映了出來,比用山高水長來形容愁顯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接著兩句進(jìn)一步抒寫憤激的情緒。孟子曾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闭f的是書上的話不能完全相信。而詞人卻說,最近領(lǐng)悟到古人書中的話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錯了。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書。其實這只是詞人發(fā)泄對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而故意說的偏激話,是針對南宋朝廷中顛倒是非的狀況而說的。辛棄疾主張抗戰(zhàn),反對投降,要求統(tǒng)一祖國,反對分裂,這些本來都是古書中說的正義事業(yè)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當(dāng)權(quán)派說得全無是處,這恰恰說明古書上的道理現(xiàn)在都行不通了。詞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從反面指出了南宋統(tǒng)治者完全違背了古圣賢的教訓(xùn)。

  這首詞下片更具體寫醉酒的神態(tài)。“松邊醉倒”,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樹看成了人,問他:“我醉得怎樣?”他恍惚還覺得松樹活動起來,要來扶他,他推手拒絕了。這四句不僅寫出惟妙惟肖的醉態(tài),也寫出了作者倔強(qiáng)的性格。僅僅二十五個字,構(gòu)成了劇本的片段:這里有對話,有動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劃。小令詞寫出這樣豐富的內(nèi)容,是從來少見的。

  “以手推松曰去”,這是散文的句法。《孟子》中有“‘燕可伐歟?’曰:‘可’”的句子;《漢書·二疏傳》有疏廣“以手推常曰:‘去’!”的句子。用散文句法入詞,用經(jīng)史典故入詞,這都是辛棄疾豪放詞風(fēng)格的特色之一。從前持不同意見的人,認(rèn)為以散文句法入詞是“生硬”,認(rèn)為用經(jīng)史曲故是“掉書袋”。他們認(rèn)為:詞應(yīng)該用婉約的筆調(diào)、習(xí)見的詞匯、易懂的語言,而忘粗豪、忌用典故、忌用經(jīng)史詞匯,這是有其理由的。因為詞在晚唐、北宋,是為配合歌曲而作的。當(dāng)時唱歌的多是女性,所以歌詞要婉約,配合歌女的聲口;唱來要使人人容易聽懂,所以忌用典故和經(jīng)史詞匯。但是到辛棄疾生活的南宋時代,詞已有了明顯的發(fā)展,它的內(nèi)容豐富復(fù)雜了,它的風(fēng)格提高了,詞不再專為應(yīng)歌而作了。尤其是象辛棄疾那樣的大作家,他的創(chuàng)造精神更不是一切陳規(guī)慣例所能束縛。這由于他的政治抱負(fù)、身世遭遇,不同于一般詞人。若用陳規(guī)慣例和一般詞人的風(fēng)格來衡量這位大作家的作品,那是不從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此詞語言明白如話,文字生動活潑,表現(xiàn)手法新穎奇崛,體現(xiàn)了作者晚年清麗淡雅的詞風(fēng)?!?/p>,

參考資料:完善

1、 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6:592-593 2、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600-1601 3、 秦新民.感情真切 描繪入微——讀辛棄疾《西江月·遣興》.文史知識,1995(05).,賞析一

  欣賞這首詞,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品讀辛棄疾的詞,可從詞中品出更有韻味的戲劇來,雖然在寫詞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戲劇性場景并非辛棄疾發(fā)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發(fā)揚光大,在他的詞中,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蓖ㄆ白怼弊殖霈F(xiàn)了三次。難道詞人真成了沉湎醉鄉(xiāng)的“高陽酒徒”么?否。蓋因其力主抗金而不為南宋統(tǒng)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說沒工夫發(fā)愁,是反話,骨子里是說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辈艛嬀?,又說讀書,并非醉后說話無條理。這兩句是“醉話”?!白碓挕辈坏扔诤詠y語。它是

展開閱讀全文 ∨
創(chuàng)作背景
欣賞這首詞,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說:品讀辛棄疾的詞,可從詞中品出更有韻味的戲劇來,雖然在寫詞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戲劇性場景并非辛棄疾發(fā)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發(fā)揚光大,在他的詞中,這種情況十分常見。這是值得肯定的。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jì)南歷城(今屬山東)人。受學(xué)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為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wù)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復(fù)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