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行·繡幃睡起

柳永〔宋代〕〔〕

繡幃睡起。殘妝淺,無緒勻紅補翠。藻井凝塵,金梯鋪蘚。寂寞鳳樓十二。風絮紛紛,煙蕪苒苒,永日畫闌,沈吟獨倚。望遠行,南陌春殘悄歸騎。
凝睇。消遣離愁無計。但暗擲、金釵買醉。對好景、空飲香醪,爭奈轉添珠淚。待伊游冶歸來,故故解放翠羽,輕裙重系。見纖腰圍小,信人憔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繡幃里睡醒起來,妝已殘褪淺淡,卻也無意重新打扮。天花板塵埃積聚,金飾樓梯覆蓋著苔蘚,鳳樓閨房十分的寂寞。柳絮在空中紛紛飄落,煙霧中的草叢苒苒茂盛,整天獨自倚欄深思。遙望出遠門的人,去洛陽的南面道路已是春天將盡,憂傷地盼望遠人早歸。
只有凝望,而沒有辦法消除離別的憂愁。只好暗自拋金沽酒痛飲。面對良辰美酒,徒然獨飲,無奈反倒增添眼淚,更加悲傷。待你出游尋樂歸來,故意解開外衣,又重新系上薄紗下裳,讓你看看我瘦小的細腰,誠實的人那憔悴的模樣。

注釋
望遠行: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分令詞與慢詞兩體,令詞始自韋莊,慢詞始自柳永,此詞《樂章集》注“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詞中的女主人公思念著離她而去的遠行人,與一般閨怨詩詞不同的是,這位遠行人不是去求仕、戍邊、經商,而是去“游冶”,這就使女主人公處在更為悲慘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棄之痛。

  詞從“繡幃睡起”開端,寫了一整天的情況,實際是女主人公在愛人遠行后長長一段時間的縮影。看似平淡無奇,卻為下文盡情展衍留足余地。“藻井凝塵”言室內凌亂,無心灑掃,“金梯鋪鮮”言室外冷落,無人來往,這是寫她生活的環境。“寂寞鳳樓十二”一句中的“寂寞”二字,可說是對剛才的總結,也是上片的核心。“風絮”二句以反襯的手法寫美麗的春景,與“藻井凝塵,金梯鋪鮮”形成鮮明的對比。“永日畫闌,沉吟獨倚"是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詞中的女主人公思念著離她而去的遠行人,與一般閨怨詩詞不同的是,這位遠行人不是去求仕、戍邊、經商,而是去“游冶”,這就使女主人公處在更為悲慘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棄之痛。

  詞從“繡幃睡起”開端,寫了一整天的情況,實際是女主人公在愛人遠行后長長一段時間的縮影。看似平淡無奇,卻為下文盡情展衍留足余地。“藻井凝塵”言室內凌亂,無心灑掃,“金梯鋪鮮”言室外冷落,無人來往,這是寫她生活的環境。“寂寞鳳樓十二”一句中的“寂寞”二字,可說是對剛才的總結,也是上片的核心。“風絮”二句以反襯的手法寫美麗的春景,與“藻井凝塵,金梯鋪鮮”形成鮮明的對比。“永日畫闌,沉吟獨倚"是她一天寂寞生活的概括,突出女主人公無心欣賞美景的心態。“望遠行”二句寫女主人公登高望遠,希望游子會回到自己的身邊。春已歸卻不見遠人歸影,著一“悄”字,說明女主人公不知幾度登高又幾度失望,這是寂寞中的希冀與希冀后的失落,失落自然更加重了她的寂寞。

  過片換頭“凝睇”二字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不是她凝神遠望歸騎的目光,而是盼望落空后那失神而凝滯的目光,這目光又開啟下片抒發內心情愫的一連申行動。她想排遣離愁,但卻苦于“無計”;只有拔下頭上的金釵換酒,求助于酒醉后的解脫,無奈無聊的自斟自飲反更添愁情以至珠淚漣漣。愁中的醉,醉后的淚,欲昏反醒,欲笑反淚。“待伊游冶歸來”五句為女主人公的心理想法,最后她還是寄望于遠行人的重歸,待那時,要故意換下寬大的衣飾,束緊薄薄的絲裙,讓那薄情人看看瘦減的“纖腰”,讓他相信我因思念他而變得如此憔悴。此五句雖化用了武則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詩意,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將思婦恨游子不歸,盼游子快歸,幻想游子歸來之后悲喜交加的心態寫的淋漓盡致。

  這下片自“凝睇”開端以后,先以“無計”,繼之“但……”、“空……”、“爭奈……”、“待……”,一連串行動,從紀實寫到設想,從行動寫到內心,寫出了這個女子怨而不怒、徒勞掙扎的整個過程。但這個遠行人會不會歸來呢?設若他真的歸來了,會不會因為女主人公的憔悴而動了憐愛之心從此不再去“游冶”呢?詞結束了,女主人公的悲劇卻并沒有結束。

  柳永作為一個男性詞人,極真實地寫出了被棄的善良弱女子可悲的無助的境遇,這是基于柳永對女性深切的了解和同情。▲

,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331-333
創作背景
詞中的女主人公思念著離她而去的遠行人,與一般閨怨詩詞不同的是,這位遠行人不是去求仕、戍邊、經商,而是去“游冶”,這就使女主人公處在更為悲慘的境地:相思之苦加上被棄之痛。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