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辭三首

李白〔唐代〕〔〕

揚清歌,發(fā)皓齒,北方佳人東鄰子。
且吟白纻停綠水,長袖拂面為君起。
寒云夜卷霜???,胡風(fēng)吹天飄塞鴻。
玉顏滿堂樂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黃金。
垂羅舞縠揚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吳歌動君心。
動君心,冀君賞。
愿作天池雙鴛鴦,一朝飛去青云上。

吳刀剪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暉。
揚眉轉(zhuǎn)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激楚結(jié)風(fēng)醉忘歸,高堂月落燭已微,玉釵掛纓君莫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女子貌美如花,真如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樣的傾國傾城之貌,如東鄰子那樣貌美無雙,無人能與其相比。女子輕啟皓齒,便發(fā)出了曼妙的歌聲。今日逢君到來,她十分高興,為君輕輕舞動長袖,顯出她輕盈的舞姿。外邊夜卷寒云,秋霜濃濃,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鴻飄飛到國中。滿堂的美女玉顏,樂曲沒有終散,日落時分在館娃宮中傳來了陣陣哀妙的歌聲。

  在這月寒江清的夜晚,女子笑容嬌美,價值千金,她舞動羅袖,唱出了哀傷之曲。不唱郢中《白雪》,因為高山流水,能懂得唱和的人太少了,唱的是易讓人動情的《子夜》吳歌,希望能夠得到君王的恩賞。愿與君王做天池的鴛鴦一雙,同飛到青云之上。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第一首詩盛稱歌者相貌美,歌聲美,舞姿美。這首詩把歌女寫成西漢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樣的傾國傾城之貌,如司馬相如《美人賦》中的東鄰子那樣貌美無雙。即使在寒苦的塞外,陰冷的霜天,外邊夜卷寒云,秋霜濃濃,也給滿堂聽眾帶來無限歡樂。詩分兩段。前五句正面描寫歌者。后四句以環(huán)境反襯諸美的客觀效果: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鴻飄飛到國中。滿堂的美女玉顏,樂曲沒有終散,日落時分在館娃宮中傳來了陣陣美妙的歌聲。

  第二首詩寫一位歌女舞姿優(yōu)美,歌聲感人。她的目的是想打動一位她所心愛的人,欲與其共結(jié)伉儷,雙飛雙棲。她不唱郢中《陽春白雪》那樣的高雅歌曲,因為高山流水,能懂得唱和的人太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第一首詩盛稱歌者相貌美,歌聲美,舞姿美。這首詩把歌女寫成西漢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樣的傾國傾城之貌,如司馬相如《美人賦》中的東鄰子那樣貌美無雙。即使在寒苦的塞外,陰冷的霜天,外邊夜卷寒云,秋霜濃濃,也給滿堂聽眾帶來無限歡樂。詩分兩段。前五句正面描寫歌者。后四句以環(huán)境反襯諸美的客觀效果: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鴻飄飛到國中。滿堂的美女玉顏,樂曲沒有終散,日落時分在館娃宮中傳來了陣陣美妙的歌聲。

  第二首詩寫一位歌女舞姿優(yōu)美,歌聲感人。她的目的是想打動一位她所心愛的人,欲與其共結(jié)伉儷,雙飛雙棲。她不唱郢中《陽春白雪》那樣的高雅歌曲,因為高山流水,能懂得唱和的人太少了;她唱的是易讓人動情的《子夜吳歌》這樣的通俗民歌,希望能夠打動心上人。“月寒江清夜沉沉”用反襯法,以靜襯動,表現(xiàn)樂聲的悠揚動人。其作用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同。最后表達(dá)了能與心上人同飛到青云之上做天池的一雙鴛鴦的愿望。

  第三首詩寫一位美麗的歌妓,歌舞至夜深人靜時,情緒激動,歌舞節(jié)拍急迫迅疾,加之月落燭微,便與聽者相擁一起,難舍難分。首二句寫歌妓服裝之艷麗奪暉:她漂亮的彩色絲制舞衣是用吳地出產(chǎn)的剪刀裁制而成的,她明妝麗服,比今日的春光還要燦爛照人。三四句寫歌妓人美,神美,舞美:她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迷人,揚眉轉(zhuǎn)袖之間,好像片片雪花在輕盈地飛舞;她的容貌真是傾國傾城,為世間所罕見。末三句寫節(jié)拍急切,月落燭微,兩情至歡:聽者陶醉在她的歌聲中,忘卻了時間,忘記了歸去。最后寫月亮已經(jīng)落下,屋內(nèi)燭光已微,歌者希望聽者不要違背了她的一片癡心情意?!?/p>,

參考資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1-153
創(chuàng)作背景
這三首詩當(dāng)作于李白漫游金陵(今江蘇南京)時期,時間大約在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之后不久。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早年在蜀中就學(xué)漫游。青年時期,開始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yīng)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quán)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游歷。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