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常年客居他鄉(xiāng),頭發(fā)已漸了,獨自一人坐船從桐廬回到錢塘。
天空的新月還很暗淡,那是因為西面落日的余暉還沒有完全褪去。
錢塘江上強勁的風使江面波浪很急,遠處龍山腳下人家的炊煙只能隱約看到。
時不時還能聽見沙洲上的飛雁因為躲避人,一只只鳴叫著匆匆飛去。
注釋
桐廬:今屬浙江杭州市。
錢塘:今杭州。
漁浦:在今浙江蕭山西南,其對岸即杭州的六和塔。
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
孤棹(zhào):孤舟。棹,本指搖船的用具,這里指船。
龍山:在杭州南,名臥龍山,為天目山分
這首詩首聯(lián)寫自己長久客居外地,終于可以回到桐廬。頷聯(lián)從時間著筆,寫傍晚舟中所見。頸聯(lián)從經(jīng)過的山水著筆,寫歸途景物。尾聯(lián)寫自己只聽見雁聲而未見雁鳥,與“歲暮”相呼應(yīng)。這首詩明暗相襯,動靜結(jié)合,繪聲繪色,給人以清晰的立體狀的畫面感。
這首詩首聯(lián)是說:長久客居外地,不覺已經(jīng)出現(xiàn)花白的頭發(fā)了。此刻從桐廬乘著扁舟獨自歸來,表現(xiàn)出思歸之情非常殷切。
頷聯(lián):“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從時間著筆,示傍晚舟中所見。這兩句自然清穎,富于理趣,表面上信手拈來,實由洗練而出。時當上弦,新月已上,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彎眉月,而此時天邊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首聯(lián)寫自己長久客居外地,終于可以回到桐廬。頷聯(lián)從時間著筆,寫傍晚舟中所見。頸聯(lián)從經(jīng)過的山水著筆,寫歸途景物。尾聯(lián)寫自己只聽見雁聲而未見雁鳥,與“歲暮”相呼應(yīng)。這首詩明暗相襯,動靜結(jié)合,繪聲繪色,給人以清晰的立體狀的畫面感。
這首詩首聯(lián)是說:長久客居外地,不覺已經(jīng)出現(xiàn)花白的頭發(fā)了。此刻從桐廬乘著扁舟獨自歸來,表現(xiàn)出思歸之情非常殷切。
頷聯(lián):“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暉。”從時間著筆,示傍晚舟中所見。這兩句自然清穎,富于理趣,表面上信手拈來,實由洗練而出。時當上弦,新月已上,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彎眉月,而此時天邊霞彩,卻顯得絢麗可愛。澄江如練,余霞成綺。雖然新月還未能朗照,卻也帶著些淡淡的晴彩了。東天的如眉初月,西天的夕陽在山,人在舟中,俯仰成趣。
頸聯(lián)是從經(jīng)過的山水著筆,寫歸途景物。時近黃昏,晚風漸緊,漁浦邊上已聚集了漁舟,暮潮也隨著興起。江岸那邊的龍山一帶,升上了陣陣些微的炊煙,遠方也見到星星的燈火。天空漸漸呈現(xiàn)了暮色,作者所乘的船兒,也便停泊了下來。
尾聯(lián):“時聞沙上雁,一一皆南飛。”在泊舟之后,聽到沙洲上已有落雁的聲音。在草木黃落的深秋,鴻雁是慣于南飛的。現(xiàn)在一行行南飛的歸雁,已在尋求它們歇宿的地方了。作者于凝靜中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而所見之景、所聞之聲,卻都是動態(tài),這些景象,使作者更生思歸之情。這兩句和詩的起筆相應(yīng),顯示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全詩作意,正在于一個“歸”字。
這首五律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冬季獨具特色的暮江晚景。最后一聯(lián)用“聞”字寫人驚雁飛,使整個圖景延伸出無限幽思,靜僻處頓添神采,猶如雁高飛而留馀響,渺遠飄逸。這首詩,思致清遠,劉攽《中山詩話》說:“潘閬詩有唐人風格,仆謂此詩,不減劉長卿。”劉長卿在唐代被稱為五言長城,其詩句如“離人正惆悵,斷月愁嬋娟”、“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皆與此詩相近。▲
,參考資料:完善
1、 鉞等撰寫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12 :30-31 2、 穆杰主編.古詩詞鑒賞·冬之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6月:109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