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翠幕深庭

吳文英〔宋代〕〔〕

翠幕深庭,露紅晚、閑花自發。春不斷、亭臺成趣,翠陰蒙密。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有花香、竹色賦閑情,供吟筆。
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茂密蒼翠的樹枝掩映著深深的庭院,院中尚有晚開的花顯示出紅艷艷的色彩,優閑自在地競放著。春意盎然,亭臺相映成趣,園中的亭臺樓閣在一片濃蔭下自成春趣。雛燕學飛,竹簾上的燕窠空蕩蕩的一片寂靜;簾外寬闊的水池中金魚游動的影兒轉來轉去。鼻中不斷地涌進來滿園的花香,眼前還有翠竹的倩影湊成了這無限的春趣,供我們欣賞吟唱和寫詩。
空閑時和友人互相請教學問,又評風論月,語涉冶游之樂。又用冰雪水調制了冰酒,邊飲酒邊談論。晚春夜涼也那初秋相似,即使人身上穿著葛衣,身上也會感到有一些涼颼颼的難受。雖在塵世卻讓車馬不得靠近。頻傳佳釀,又有笙歌侑酒,還有仙女般的歌妓即席高唱一曲《紫云回》,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該詞上片主要描述晚春園苑中的美麗景色,下片主要記述詞人與朋友在園苑中聚會的快樂情景。全詞語言清麗,善用典故,體物入微,風格雅致。“閑”字是一詞之骨。

  此詞上片,“翠幕”兩句寫庭花。此言晚春天氣樹上綠葉濃蔭密似帷幕,掩映著深深的庭院,但院中尚有晚開的花顯示出紅艷艷的色彩,優閑自在地競放著。“春不斷”兩句,述園景。言春天的景象到此時還隨處可見,園中的亭臺樓閣在一片濃蔭下自成春趣。“紫燕”四句,承上寫園景。言園中景色優美,抬頭可以仰望到雛燕學飛,所以竹簾上的燕窠空蕩蕩的一片寂靜;低頭可以俯視池魚嬉水,在陽光下可見金鱗閃爍,使池水仿佛顯得更加的寬闊;鼻中不斷地涌進來滿園的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該詞上片主要描述晚春園苑中的美麗景色,下片主要記述詞人與朋友在園苑中聚會的快樂情景。全詞語言清麗,善用典故,體物入微,風格雅致。“閑”字是一詞之骨。

  此詞上片,“翠幕”兩句寫庭花。此言晚春天氣樹上綠葉濃蔭密似帷幕,掩映著深深的庭院,但院中尚有晚開的花顯示出紅艷艷的色彩,優閑自在地競放著。“春不斷”兩句,述園景。言春天的景象到此時還隨處可見,園中的亭臺樓閣在一片濃蔭下自成春趣。“紫燕”四句,承上寫園景。言園中景色優美,抬頭可以仰望到雛燕學飛,所以竹簾上的燕窠空蕩蕩的一片寂靜;低頭可以俯視池魚嬉水,在陽光下可見金鱗閃爍,使池水仿佛顯得更加的寬闊;鼻中不斷地涌進來滿園的花香,眼前還有翠竹的倩影湊成了這無限的春趣。這些都成了詞人吟誦的對象,并激發起他高漲的詩興,不由自主地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首《滿江紅》詞。上片重在描述園中晚春的景色。

  詞的下片主要抒情,抒發高朋良友之間的“閑問字,評風月”的幽雅閑適之情。“閑問字,評風月,時載酒,調冰雪”二韻,承上“閑情”、“吟筆”,描繪詞人與文友們互相酬唱贈答,飲酒作樂的生活。這里“閑問字,評風月”是朋友們在一起閑論風景、創作等問題。《南史·褚彥回傳》:初秋涼夕,風月甚美。”杜甫《日暮》詩:“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蠡勺居士《昕夕閑談·小敘》:“使徒作風花雪月之詞,記兒女纏綿之事,則未免近于導淫,”夢窗這里描述的生活,類似陶淵明在《移居》中所寫“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那種良友過從談論之樂。“似初秋入夜,淺涼欺葛”一韻,承“調冰雪”引發一種涼爽的感覺,就好像初秋之夜,微微的涼意襲身。“似”字,“淺”字用得極準確,“欺”字靈動,奇巧。不說衣單,而說天涼(氣候)欺負葛布之衣。將自然界的天氣擬人化了。“人境不教車馬近,醉鄉莫放笙歌歇”一韻,化用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作者也幻想像陶淵明那樣,在田園隱居生活中享受寧靜閑適的情趣,從精神上遠離官場和塵俗生活的打擾。“倩雙成、一曲紫云回,紅蓮折”一韻,承“醉鄉”,詞人酒醉之后進入夢鄉,也和唐玄宗一樣在夢中聽仙女們演奏仙曲。“紅蓮折”表現仙樂的藝術效果,又與上片“露紅”“花香”應照。

  詞中也隱約透露出對世外桃源的仙境的向往心境。這首詞在藝術上主要是優美的景色烘托詞人的閑情逸致,情景交融,韻味雋永。▲

,

參考資料:完善

1、 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2007
創作背景
此詞是作者早年客居杭州時,約公元1221年(南宋皇帝宋寧宗時期嘉定十四年)左右,在廖藥州湖邊所作,時間為春、夏之交,為游園之作。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