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宋代〕〔〕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下過雪的清晨,有清幽笳聲響起,夢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鐵騎無聲,望過去如水流淌一般綿延不絕。我猜想這樣的關河,應該在雁門關西邊,青海的邊際。
在寒燈照射下睡醒時,更漏聲已經滴斷了,月光斜斜透過窗紙。我自許可在萬里之外的戰場封侯,但有誰能知道呢?我鬢發雖殘敗灰白,可我(在戰場殺敵立功報效祖國的)心卻并未死去!

注釋
記夢:記錄夢境;師伯渾,詞人的朋友。
雪曉清笳亂起:大雪飄飛的清早笳聲亂起。笳,古代軍隊中用的一種管樂器。
想關河:想必這樣的邊關河防。
雁門: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的詞境里來。讓讀者一下子把聯想融于作者的描繪之中。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游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進一步引出聯想——是在夢中的聯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里,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但是,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當時落在誰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說了。那作者為何有這樣的“夢游”呢?只因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復故土。這壓著作者的心病,遲遲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的詞境里來。讓讀者一下子把聯想融于作者的描繪之中。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游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進一步引出聯想——是在夢中的聯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里,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但是,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當時落在誰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說了。那作者為何有這樣的“夢游”呢?只因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復故土。這壓著作者的心病,遲遲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恢復河山不可的激勵,從而過渡到下片。

  下片寫夢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寫了冷清孤寂的環境:漏盡更殘,寒燈一點,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這樣的環境,既和清笳亂起、鐵騎似水的夢境相對照,又和作者從戎報國、封侯萬里的雄心相映襯,使得全詞增添了抑揚起伏的情致。夢境中軍旅戎馬生涯逼真,而現實中理想抱負卻是一場幻夢。夢境何等的雄拔,現實卻是何等的凄涼。夢內夢外的這種反差和錯位,令人頓生英雄陌路之慨。虛實對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現了詞人的失落情懷。“有誰知”三字,照應“寄師伯渾”的題目,婉轉地表示了把對方視為知己摯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雖老而雄心仍在,于蒼涼悲憤之中更見豪壯之氣,從而振起全篇,激揚著高亢的情調。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雖然離開南鄭前線回到后方,可是始終不忘要繼續參加抗金事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復故土。如此愛國熱情,是多么偉大!夢境和實感,上下片呵成一氣,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五十七字中的筆調,具有壯闊的境界和教育人們為國獻身的思想內涵?!?/p>,

參考資料:完善

1、 王雙啟.陸游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101頁 2、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5-1386頁,賞析二

  這首寄贈友人的詞,當作于陸游到成都期間。他調離南鄭后,一直對前線的戎馬生活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立功報國的信念,也始終堅守不移。這首詞就從生活實感出發,表達了他的這種心情。

  上片寫夢游中的世界。“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句,寫自己睡夢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見天已破曉,雪花紛紛依然飄個不停,清脆地管笳聲到處響起。這是作者所聞,突出了邊塞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爭氛圍。“鐵騎無聲望似水”,望過去,盔甲齊全的騎兵就像一條默默無聲的河流。此處運用比喻,形象、具體,這是作者所見,寫出軍隊紀律是那么嚴明,軍容是那么整齊,軍隊的聲勢是那么浩大?!跋腙P河:雁門西,清海際”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的詞境里來。讓讀者一下子把聯想融于作者的描繪之中。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游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進一步引出聯想——是在夢中的聯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里,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但是,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當時落在誰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說了。那作者為何有這樣的“夢游”呢?只因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復故土。這壓著作者的心病,遲遲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佃之孫。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