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周密〔宋代〕〔〕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fēng),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云隨步起。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fēng)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凈、沉煙熏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這水仙花,就是瀟湘妃子無疑。我初見時,她在江邊佇立,默默無語,清淚滴滴。她那淡淡的春意,似有縷縷的哀思。她爭個兒在東風(fēng)里搖曳,滿腔春情向誰寄?她步履輕盈地走來,帶著蕭瑟冷寂的秋意。只要是她經(jīng)過的地方,便有裊裊清香飄起。曾記得漢宮里,那金銅仙人捧著承露盤,亭亭玉立在明月底。
琵琶吟怨更多情,它能道盡水仙的幽怨無極。詩人枉自贊美芳香幽雅的蘭芷,卻不把高潔的水仙提及。有誰嘆賞她的國香風(fēng)味?誰誰理解她的渺遠幽思?我將與她相伴相依,共同度過嚴寒的冬日。明凈的小窗里,我為她燃起沉香熏素衣。每當幽夢醒來,見她一身清露涓涓滴,娉娉婷婷在燈影里。

注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寫得宛轉(zhuǎn)輕靈,工于寄托,于淡淡的語氣中寄寓詞人曲折蘊藉的情感,仍然具有自己新穎的角度和鮮明的個性。

  上片寫水仙。開端三句:“楚江泥,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詞人把水仙觀照為湘娥,用風(fēng)神清潔、凝眸含淚的湘水之掩辣趁動人的情狀籠罩全仙徒然佇立著,無人愛憐,美好情思無所寄托,而一個“空”字則把詞人失意、悵惘、落寞的情緒流礴盡了,抒發(fā)出人品高潔而難有知音的慨嘆,于詠物中寫出了詞人的心、情。“凌波路冷秋無際,香云隨步起”是由春入秋,秋是虛寫,是詞人的心理感受,散發(fā)出無邊縈瑟輕冷的寒意。“香云隨步起”描寫水仙之娜香繚繞上升,儀態(tài)裊娜。此詞寫到這里,于淡淡的動人哀思的春意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寫得宛轉(zhuǎn)輕靈,工于寄托,于淡淡的語氣中寄寓詞人曲折蘊藉的情感,仍然具有自己新穎的角度和鮮明的個性。

  上片寫水仙。開端三句:“楚江泥,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詞人把水仙觀照為湘娥,用風(fēng)神清潔、凝眸含淚的湘水之掩辣趁動人的情狀籠罩全仙徒然佇立著,無人愛憐,美好情思無所寄托,而一個“空”字則把詞人失意、悵惘、落寞的情緒流礴盡了,抒發(fā)出人品高潔而難有知音的慨嘆,于詠物中寫出了詞人的心、情。“凌波路冷秋無際,香云隨步起”是由春入秋,秋是虛寫,是詞人的心理感受,散發(fā)出無邊縈瑟輕冷的寒意。“香云隨步起”描寫水仙之娜香繚繞上升,儀態(tài)裊娜。此詞寫到這里,于淡淡的動人哀思的春意中給人增添了一份冷寂的秋感。讀者可體會得到這是詞人心境凄黯的寫照。上片結(jié)句“漫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當是由眼前景物水仙聯(lián)想到漢宮前捧承露盤的金銅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詞人所感,與所謂“感時花濺淚”者同一苦衷。“漫”與上文的“空”字照應(yīng),宛轉(zhuǎn)地抒發(fā)了詞人對宋室的眷念但卻無所作為的悵惘之懷。

  下片寫人惜水仙,進一步寫情思。“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怨”字道出了全詞主題。這幾句詞人命意用辭很有獨到之處:以有聲的冰弦比無聲的水仙,把視覺感受錯置為聽覺感受,于視覺之外再獲得聽覺上的美感。下二句“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fēng)味”,傳統(tǒng)詩詞中常以蘭為國香,這里詞人則以水仙為國香,認為它春思悠遠,韻味深長,感慨此國香風(fēng)味不為世人欣賞、憐愛,這與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中的“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此,詞筆一轉(zhuǎn),著重寫到自身,“相將共、歲寒伴侶”寫水仙與人相親相伴,共作歲寒之友。因水仙冬生,“歲寒”二字正切其性。在詞人看來,水仙絲毫不遜色于松、竹、梅歲寒三友。“小窗凈、沉煙熏翠袂”,寫在惜花者所居處,水仙擺放在明凈的小窗前,沉水香的縷縷輕煙繚繞著水仙抽出的綠葉。描寫得極其淡雅而意境清幽。結(jié)語“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寫惜花者一覺幽夢醒來時,燈影中目光迅速地被一枝身上帶著涓涓清露的水仙吸引住,語氣極淡,然清逸之韻使人回味無窮。

  這首詞借湘妃、洛神來寫水仙的芳魂玉魄,極力突出水仙飄逸高潔的品性。綜觀全詞,詠物凝神觀照、擺脫凡思,抒情宛轉(zhuǎn)輕靈、淡雅清幽,引事用典十分貼切,又注意到處處照應(yīng)。作者的才情與功力由此篇可見一斑。▲

,

參考資料:完善

1、 [清]上疆村民選編,黃占英注釋.宋詞三百首·最新注評版[M].吉林: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15(8):300. 2、 周永忠.宛轉(zhuǎn)輕靈·淡語寫深情——周密[花犯]《賦水仙》欣賞[J].閱讀與寫作,1998(5) :9-9.
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末年,作者在奸臣干預(yù)朝政,國勢衰亡的情勢下,有了躲避現(xiàn)實的想法。詞人想到水仙花和自己處世一樣,于是作者借物排遣愁思、凈化自身心靈寫下這首詞。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xué)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nèi)屬浙江)令。入元隱居不仕。自號四水潛夫。他的詩文都有成就,又能詩畫音律,尤好藏棄校書,一生著述較豐。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shù)十種。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fēng)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并稱“二窗”,詞集名......[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