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一輪彎月掛在西邊,稀疏的星星閃爍著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卻顯得格外漫長。漏壺滴水的聲音回蕩在耳邊,使人難以入睡。
下了霜的葉子彎了下來,幽暗角落的蟲子在鳴叫,秋天的一切都是顯得如此悲涼,薄酒一杯,怎么能解我心中愁?滿腔熱血地想要為國效力,卻始終不能如愿。天下大事,兒女情長,只能深埋在心中。
注釋
炯(jiǒng):明亮。
永:漫長。
滴泠(líng)泠(líng):指漏壺滴水之聲。
扃(jiōng):門上鈕環,喻閉門,引申為閉眼。
幽:陰暗的角落
絮(xù):鳴叫
薄:少許。
“斜月橫,疏星炯”是環境描寫,烘托出悲涼的氛圍,也為下文作鋪墊。有漏壺滴水聲、霜葉墜落聲和秋蟲的鳴叫聲。襯托秋夜的漫長和寂靜,借以表達作者內心的孤寂難平。表達了憂國憂民之情。“雙眸未易扃”則可以看出此時作者的狀態是心緒不寧,難以入睡的。“雙眸未易扃”與“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應,正是作者徹夜難眠,才感到秋夜漫長。
結構上,承上啟下,與上文的外在環境的凄清相應和,為下文抒壯志未酬和憂國憂民之情作鋪墊。
“薄酒何曾得醉!”這句話是定語后置句,詞人借酒消愁,卻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憂天下。通過“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這些詩句,表達了憂國憂民情,表達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斜月橫,疏星炯”是環境描寫,烘托出悲涼的氛圍,也為下文作鋪墊。有漏壺滴水聲、霜葉墜落聲和秋蟲的鳴叫聲。襯托秋夜的漫長和寂靜,借以表達作者內心的孤寂難平。表達了憂國憂民之情。“雙眸未易扃”則可以看出此時作者的狀態是心緒不寧,難以入睡的。“雙眸未易扃”與“不道秋宵真永”前后呼應,正是作者徹夜難眠,才感到秋夜漫長。
結構上,承上啟下,與上文的外在環境的凄清相應和,為下文抒壯志未酬和憂國憂民之情作鋪墊。
“薄酒何曾得醉!”這句話是定語后置句,詞人借酒消愁,卻不能醉。原因在于他心憂天下。通過“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這些詩句,表達了憂國憂民情,表達了反清復明壯志未酬之情。通過“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詞人愁之重、深。
全詞格式工整對仗,上片寫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長夜難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其根本原因在于憂國憂民的情懷,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懷。本詞中寫長夜不能入睡,為更漏聲所惱。末三句感懷家國身世,更覺情意深摯,含蘊不盡。▲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清代名家詞選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6-28頁 2、 張九鉞.陶園詩文集.湖南:岳麓書社,2013年:19-20頁 3、 顧苓.清代別集叢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61-62頁 4、 楊芳燦.楊芳燦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6-7頁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