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

權德輿〔唐代〕〔〕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
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瑤臺寺還在昭陵旁邊。
今天晚上正值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著這座用公主的湯沐所得造的寺廟。

注釋
嬴女:指傳說中的秦穆公女弄玉。
鼎湖:地名。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升天。

賞析
賞析

  中唐宰相權德輿有詩《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睋巍に蚊羟蟆堕L安志圖》所繪的唐太宗昭陵圖,在陵域范圍之內,有“瑤臺寺”、“廣濟寺”、“澄心寺”、“百城寺”、“舍衛(wèi)寺”、“升平寺”、“證圣寺”、“寶國寺”等。又據《金石萃編》記載:“瑤臺寺,則《昭陵圖》有之,在昭陵之西、澄心寺之南也?!睋窨脊牛幣_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處。此詩當是權德輿于昭陵所寫。查其詩中之意,則與某位公主有關。

  “嬴女乘鸞已上天”?!摆A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蕭史教弄玉吹簫引鳳,后來二人乘鳳鳥而去。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公主去世。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中唐宰相權德輿有詩《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睋巍に蚊羟蟆堕L安志圖》所繪的唐太宗昭陵圖,在陵域范圍之內,有“瑤臺寺”、“廣濟寺”、“澄心寺”、“百城寺”、“舍衛(wèi)寺”、“升平寺”、“證圣寺”、“寶國寺”等。又據《金石萃編》記載:“瑤臺寺,則《昭陵圖》有之,在昭陵之西、澄心寺之南也?!睋窨脊牛幣_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處。此詩當是權德輿于昭陵所寫。查其詩中之意,則與某位公主有關。

  “嬴女乘鸞已上天”?!摆A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蕭史教弄玉吹簫引鳳,后來二人乘鳳鳥而去。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公主去世。

  “仁祠空在鼎湖邊”?!叭熟簟?,明·楊慎《藝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在此當指瑤臺寺?!岸?,本為古代傳說黃帝乘龍升天處,后借指帝王。如清·吳偉業(yè)《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贝司渲腹魉篮螅樟粝卢幣_寺在唐太宗的昭陵旁邊。

  “涼風遙夜清秋半”。此句扣題,點明寫詩之時是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月夜。

  “一望金波照粉田”。“金波”,月光。“粉田”,脂粉田,即公主的湯沐邑。此句再次點明季節(jié),及瑤臺寺與公主的關系。

  全詩大意: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瑤臺寺還在昭陵旁邊。今天晚上正值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著這座用公主的湯沐所得造的寺廟

  那么,此詩中提到的公主是誰呢?

  此詩既然寫于昭陵,則公主當是唐太宗的姐妹或者女兒。查《新唐書·公主傳》,唐太宗的姐妹與女兒中,葬地與佛寺有關者有二:一、比景公主,始封巴陵……顯慶中追贈,立廟于墓,四時祭以少牢。二、晉陽公主……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又據宋·趙明誠《金石錄·卷三》:“第五百九十三,《唐瑤臺寺碑》:許敬宗撰,諸葛思禎正書。貞觀十八年?!眲t至遲到貞觀十八年,瑤臺寺就已經存在,則此廟與比景公主無關。再據《新唐書·公主傳》,“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與“粉田”之意正合,則晉陽公主的葬地極可能就在瑤臺寺附近。

  當然,瑤臺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算是很外圍了,比起同母姐妹們,離昭陵主峰似乎太遠,不符合晉陽的身份。其實,這是有原因的。當時認為女子未及笄而亡的有戾氣,不能葬在家族墓地,只能葬在佛寺中,用佛法化解戾氣。所以二鳳在昭陵邊修佛寺,并且把小犀牛葬在那里,其實已經是在打擦邊球,沒辦法再近了?!?/p>,

本節(jié)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chuàng)作背景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zhèn)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