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箴

揚雄〔兩漢〕〔〕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滿懷。不得左右,牽于纆徽。一旦叀礙,為瓽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

  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常為國器,讬于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好像陶制的罐子。看你所處的位置,就像被懸掛在井口邊。雖處于高處面臨深水,動一下便有危險。你肚里所裝的不是酒而是涼水。你不能左右晃動,并被拴上繩懸掛在高的地方。一旦繩子被掛住,被井壁上的磚碰碎,便會被拋到渾濁的泉水中,粉身碎骨。你的用處只僅限于此,還不如裝酒的皮袋。

  裝酒的皮袋盡管圓滑,肚子卻大得像壺。盡管整天往里邊裝酒,人們仍會借它來買酒。它還被視為貴重之物,經常被放入皇帝出行時隨從的車上。它甚至還出現在皇帝和太后的宮中,在官府里奔走謀求。從這一點來說,酒本身又有什么過錯呢?

注釋
箴:一種規戒性的文字,大多有諷諫之意。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酒箴》短小精悍,是典型的狀物小賦,而寄寓深遠。在后世的小賦中起了示范的作用。全篇只在開頭“子猶瓶矣”一句,點明作者的意圖是在借器喻人,其余全部描敘兩種盛器的命運遭逢,語近旨遠,十分雋永。

  全文分兩個部分:前面寫打水陶罐,后面寫盛酒皮囊,看似調侃之作,實在借物抒懷:那樸實無華的水瓶,常遭危害,那渾渾噩噩的酒袋,卻自得其樂。作者通過對這兩種器具的迥異遭遇,抨擊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象。幽默、諷刺、憤世嫉俗都在這一篇極富有幽默情趣的文章中表現出來了。讀來既饒有興味,又讓人頗有心得,反諷的語言表達的是一種人世間的某種真諦。

  水是自然的、無色的、透明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酒箴》短小精悍,是典型的狀物小賦,而寄寓深遠。在后世的小賦中起了示范的作用。全篇只在開頭“子猶瓶矣”一句,點明作者的意圖是在借器喻人,其余全部描敘兩種盛器的命運遭逢,語近旨遠,十分雋永。

  全文分兩個部分:前面寫打水陶罐,后面寫盛酒皮囊,看似調侃之作,實在借物抒懷:那樸實無華的水瓶,常遭危害,那渾渾噩噩的酒袋,卻自得其樂。作者通過對這兩種器具的迥異遭遇,抨擊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象。幽默、諷刺、憤世嫉俗都在這一篇極富有幽默情趣的文章中表現出來了。讀來既饒有興味,又讓人頗有心得,反諷的語言表達的是一種人世間的某種真諦。

  水是自然的、無色的、透明的,裝水的瓶子也樸實無華,可是,裝水的瓶子卻容易碎,用它放到井里去盛水,一不小心就會碰在井壁的磚石上,變得粉身碎骨。然而酒就完全不一樣,酒是有色的、渾濁的、不透明的,裝酒的器具也與水瓶完全不一樣,表面上看來有點滑稽可笑,可是它肚大腹如壺,盡管整天整天地往里邊裝東西,卻總是裝不滿,那就是裝酒的皮袋,然而這種東西卻深受人們的喜歡,成為國家的重要器具,經常隨從皇帝的車馬出游,出入于皇帝和皇后的宮門,在官府進而穿行無阻。

  水瓶在文章中喻指心地純明,不會吹牛拍馬,不會阿諛奉承的人。樸實無華、心地善良的人也是這樣,他裝不下渾濁的東西,他也經不起碰撞,在復雜的社會權力網中,也容易碰得粉身碎骨。而酒囊則喻指社會上那些善于投機鉆營、逢迎拍馬、不顧廉恥、黑心腸厚臉皮的人們。越是渾濁的地方,他們越能生存,越是充滿權力爭斗的地方,他們越能升官發財。這是對社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的逼真刻畫和辛辣諷刺。

  這篇文章把人世間的兩種人物寫惟妙惟肖,借物以喻人,寓嘲諷和譏笑于形象之中,寓深刻的社會哲理于幽默詼諧之中,文筆犀利,思考冷峻,哲理雋水,充分體現了揚雄既才學滿腹又仕途坎坷的人生體味,也蘊涵著揚雄不滿當時的社會政治又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意向。▲

,

參考資料:完善

1、 張子泉主編.文學欣賞: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01:157
創作背景
《酒箴》短小精悍,是典型的狀物小賦,而寄寓深遠。在后世的小賦中起了示范的作用。全篇只在開頭“子猶瓶矣”一句,點明作者的意圖是在借器喻人,其余全部描敘兩種盛器的命運遭逢,語近旨遠,十分雋永。
揚雄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 少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于辭賦。年四十余,始游京師,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即司馬相如之后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為揚雄。......[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兩漢〕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盡為難矣。是胡越起于轂下,而羌......

西北有高樓

佚名〔兩漢〕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鴻鵠 一作:鳴鶴)......

贈從弟·其二

劉楨〔兩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孟母三遷

劉向〔兩漢〕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蹦巳ィ崾信?。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彼炀印<懊献娱L,學......

巫山高

佚名〔兩漢〕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沾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