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

李商隱〔唐代〕〔〕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
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
今朝相送東流后,猶自驅車更向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嘉陵江的河水自此從東流去,自己站在望喜樓中回憶閬州。
如果江水到了閬州還要入海,那么自己更應該站在高樓上回憶。

嘉陵江的景色,含煙帶月,千里風光,河水比靛青都要藍。
現在在江水向東流去之際與你送別,只能獨自驅趕著馬車向南離去。

注釋
望喜驛:舊址在今四川廣元縣南。商隱由秦入蜀,自大散關以南,一直沿嘉陵江水行進,至望喜驛,續往西南行,而嘉陵江水則往東南流,故曰“別”。
憶:思。閬(làng)州:今四川閬中縣。
應更有高樓:指自己當更登高樓望之。
藍:靛青,一種染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億閬州?!逼鸸P扣題,突出“別”字。詩人站在望喜樓上,注目嘉陵江水滔滔東流,不禁油然升起依依不舍的心情。詩人極目望去,又憶起那遠在中游的閬州,思緒為之一頓。

  “若到閬州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奔瘟杲涢佒莺罄^續向東南流去,到重慶匯入長江,最終流入東海,故曰“赴海”?!皯笔强隙ň?,前行匆匆,無暇游賞,而此行又不經此,當然不可能再到閬州的“高樓”眺望嘉陵江水了?!伴佒荨币彩菍憣?,而不是未曾涉足的想象,從而更增強了“別”的韻味。

  第一首重在遠眺嘉陵江,從宏觀著筆,第二首重在寫嘉陵江水之澄碧,于細微處見精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億閬州?!逼鸸P扣題,突出“別”字。詩人站在望喜樓上,注目嘉陵江水滔滔東流,不禁油然升起依依不舍的心情。詩人極目望去,又憶起那遠在中游的閬州,思緒為之一頓。

  “若到閬州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奔瘟杲涢佒莺罄^續向東南流去,到重慶匯入長江,最終流入東海,故曰“赴?!??!皯笔强隙ň?,前行匆匆,無暇游賞,而此行又不經此,當然不可能再到閬州的“高樓”眺望嘉陵江水了?!伴佒荨币彩菍憣?,而不是未曾涉足的想象,從而更增強了“別”的韻味。

  第一首重在遠眺嘉陵江,從宏觀著筆,第二首重在寫嘉陵江水之澄碧,于細微處見精神。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痹娙税岩暰€收回,注目腳下的江水;江天一色,千里嘉陵,煙波浩渺,它象皓月那樣潔白,又比純藍還碧。詩人盡情描摹江水之美,以增加不忍“別”之情。

  “今朝相送東流后,猶自驅車更向南。”這里把江水人格化了,也就是把自然人格化。江水變成了有生命力的東西了,這樣也遂使詩的意境得到了升華。“猶”,有不忍之意,“更向南”意謂前途渺茫。詩人盡管受柳仲郢之邀,但此行如何,還未可預料,故爾發出“猶自驅車更向南”,以收束全篇。

  這兩首絕句通過贊美嘉陵江水,抒發了自己對大自然的依戀,從而也反襯了人世間的傾軋、污濁。詩曾有自注:“此情別寄?!碑斨噶碛兴?,這或許就是人情冷暖,世風日下,李商隱雖有才華和政治抱負,但時時受到猜忌、排擠。王氏卒后,他更覺無所依托,人生飄泊,內心矛盾也偶爾流露。他渴望得到知音,但現實社會知音難覓,只好鐘情于嘉陵江水,聊以片刻的自慰。

  這兩首絕句是聯章體,緊緊圍繞嘉陵江來抒發情感。前者重虛寫,以想象嘉陵江壯闊景象,但虛中含實;后者重寫實,以細膩的筆觸,抒發自己的無盡山水之情,但實中寓虛。這組詩以江水為核心,從不同側面加以描摹。從其過程上看,寫其上游、中游、下游,淡淡勾渤幾筆,寫出江水的博大;從其特色上看,寫其“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芝,極富畫意;從其人格化上看,有“相送”,人送江,江送人,生動活潑?!?/p>,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緒連 初旭編.三李詩鑒賞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1077頁
創作背景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億閬州?!逼鸸P扣題,突出“別”字。詩人站在望喜樓上,注目嘉陵江水滔滔東流,不禁油然升起依依不舍的心情。詩人極目望去,又憶起那遠在中游的閬州,思緒為之一頓。
李商隱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出身于沒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歲時就受到牛僧孺黨令孤楚的賞識,被任為幕府巡官。二十五歲時,受到令孤楚的兒子令孤绹的贊譽,中進士。次年受到李德裕黨人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的寵愛,任為書記,并娶他女兒為妻。唐朝中葉后期,朝政腐敗,宦官弄權,朋黨斗爭十分激烈。李商隱和牛李兩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勢而趨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擊,一生不得......[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