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唐代〕〔〕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譯文
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
端著酒杯賞花時又想起了杜陵家幾個弟弟,寒食時,杜陵這一帶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釋
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這天禁火寒食。
空齋:空蕩的書齋。
流鶯:鳴聲婉轉的黃鶯。
把酒:手執酒杯,謂飲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內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賞析
賞析

  韋應物詩集中收錄寄諸弟詩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手足情深的詩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發自胸臆,所以這首詩雖只是即景拈來,就事寫出,卻令人感到蘊含深厚,情意悠長。

  就章法而言,這首詩看似平鋪直敘,順筆寫來,而針線極其綿密。詩的首句從近處著筆,實寫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從遠方落想,遙念故園寒食的景色。這一起一收,首尾呼應,緊扣詩題。中間兩句,一句暗示獨坐異鄉,一句明寫想念諸弟,上下綰合,承接自然。兩句中,一個“獨”字、一個“想”字,對全篇有穿針引線的妙用。第二句的“獨”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筆;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獨”字生發,又統轄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韋應物詩集中收錄寄諸弟詩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手足情深的詩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發自胸臆,所以這首詩雖只是即景拈來,就事寫出,卻令人感到蘊含深厚,情意悠長。

  就章法而言,這首詩看似平鋪直敘,順筆寫來,而針線極其綿密。詩的首句從近處著筆,實寫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從遠方落想,遙念故園寒食的景色。這一起一收,首尾呼應,緊扣詩題。中間兩句,一句暗示獨坐異鄉,一句明寫想念諸弟,上下綰合,承接自然。兩句中,一個“獨”字、一個“想”字,對全篇有穿針引線的妙用。第二句的“獨”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筆;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獨”字生發,又統轄下句,直貫到篇末,說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諸弟而聯想及之。從整首詩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鉤連,一氣流轉,渾然成章的。

  當然,賓雖然不能無主,而主也不能無賓。這首詩的第三句又有賴于上兩句和下一句的烘托。這首詩的一、二兩句,看來不過如實寫出身邊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許多層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寫景象,寒食禁火,萬戶無煙,本來已經夠蕭索的了,更逢陰雨,又在空齋,再加氣候與心情的雙重清冷,這樣一層加一層地寫足了環境氣氛。第二句同樣有多層意思,“江上”是一層,“流鶯”是一層,“坐聽”是一層,而“獨坐”又是一層。這句,本是隨換句而換景,既對春江,又聽流鶯,一變上句所寫的蕭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卻用一個“獨”字又折轉回來,在多層次中更顯示了曲折。兩句合起來,對第三句中表達的“想諸弟”之情起了層層烘染、反復襯托的作用。至于緊接在第三句后的結尾一句,把詩筆宕開,寄想象于故園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進一步托出了“想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遠。

  這首詩,運筆空靈,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結尾一句。這個結句,就本句說是景中見情,就全篇說是以景結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間、見風韻于篇外的藝術效果。它與王維《山中送別》詩“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句,都取意于《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維句是明寫,語意實;這一句是暗點,更顯得蘊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詩人的歸思,也表達了對諸弟、對故園的懷念。這里,人與地的雙重懷念是交相觸發、融合為一的。▲

,

參考資料:完善

1、 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686-687 . 2、 吉林大學中文系 .唐詩鑒賞大典(七)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9 :178-179 . 3、 陳邦炎 .唐人絕句鑒賞集 :北岳文藝出版社 ,1990 :99-101 .,賞析二

  杜陵是韋應物的故鄉,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因漢宣帝筑陵于東原上而得名 。當時詩人離開京城長安(今西安市)在外宦游,適逢寒食節,孤獨思鄉之情更甚,于是便即興寫下了這首滿溢手足之情的七絕——“乍暖還寒時候,天空下著蒙蒙的細雨,在這家家戶戶都禁絕煙火的節日里,空蕩蕩的旅齋更顯得孤凄冷清,叫人如何能夠安坐?還是出去看看吧!漫無目的地來到江邊,江風拂面,竟然覺得比屋內還暖和一些。獨坐岸石,楊柳枝頭的流鶯飛來飛去,還不時呼朋引伴地鳴叫著。清脆如歌的啼喚,為何竟如此令人悵然?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無限的愁緒;看一眼帶露的紅花,消不了心中無盡的孤凄;遠在京師的弟弟,我想念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杜陵是韋應物的故鄉,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因漢宣帝筑陵于東原上而得名 。當時詩人離開京城長安(今西安市)在外宦游,適逢寒食節,孤獨思鄉之情更甚,于是便即興寫下了這首滿溢手足之情的七絕——“乍暖還寒時候,天空下著蒙蒙的細雨,在這家家戶戶都禁絕煙火的節日里,空蕩蕩的旅齋更顯得孤凄冷清,叫人如何能夠安坐?還是出去看看吧!漫無目的地來到江邊,江風拂面,竟然覺得比屋內還暖和一些。獨坐岸石,楊柳枝頭的流鶯飛來飛去,還不時呼朋引伴地鳴叫著。清脆如歌的啼喚,為何竟如此令人悵然?喝一杯淡淡的冷酒,解不了胸中無限的愁緒;看一眼帶露的紅花,消不了心中無盡的孤凄;遠在京師的弟弟,我想念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1?),長安(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當唐玄宗的侍衛,狂放不羈,后來折節讀書,應舉成進士,任過洛陽丞。曾一度辭官閑居,德宗時歷任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后人稱他「韋江州」或「韋蘇州」。又因曾任左司郎中,也有「韋左司」的稱呼。韋應物的詩,以寫田園山水著名,部分作品,對安史之亂后社會亂離、民生疾苦的情況,有所反映。在藝術上,他效法陶淵明,也受過謝靈運和王維的影響,形成自己的一......[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