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孫

杜甫〔唐代〕〔〕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得同馳驅。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長安城頭,佇立著一只白頭烏鴉,
夜暮了,還飛進延秋門上叫哇哇。
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個不停,
嚇得達官們,為避胡人逃離了家。
玄宗出奔,折斷金鞭又累死九馬,
皇親國戚,來不及和他一同驅駕。
有個少年,腰間佩帶玉塊和珊瑚,
可憐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啞。
千問萬問,總不肯說出自己姓名,
只說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經有一百多天,逃竄荊棘叢下,
身上無完膚,遍體是裂痕和傷疤。
凡是高帝子孫,大都是鼻梁高直,
龍種與布衣相比,自然來得高雅。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長安城中看到了往日嬌生慣養的黃金之軀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們在安史叛軍占領長安城之后的凄慘遭遇。

  詩中情感十分復雜,既有“龍種自與常人殊”的庸俗忠君思想,又有對處于特殊歷史境況下“但道困苦乞為奴”的弱者的悲憫之情。聯系杜甫平常對錦衣玉食的紈挎子弟的厭惡情緒看,此際應是出于一種人道的同情。

  原來居住在華堂高殿中的王孫貴族們已經紛紛逃出長安,“走避胡”,一路逃亡出去。“金鞭斷折九馬死”,慌忙的逃命,以至于把金子裝飾的馬鞭都打斷了、打死了九匹馬,這是一種夸張,說明奔逃時候的惶恐之狀,而且他們在逃跑的時候因為特別急、特別快,以至于他們自己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長安城中看到了往日嬌生慣養的黃金之軀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們在安史叛軍占領長安城之后的凄慘遭遇。

  詩中情感十分復雜,既有“龍種自與常人殊”的庸俗忠君思想,又有對處于特殊歷史境況下“但道困苦乞為奴”的弱者的悲憫之情。聯系杜甫平常對錦衣玉食的紈挎子弟的厭惡情緒看,此際應是出于一種人道的同情。

  原來居住在華堂高殿中的王孫貴族們已經紛紛逃出長安,“走避胡”,一路逃亡出去。“金鞭斷折九馬死”,慌忙的逃命,以至于把金子裝飾的馬鞭都打斷了、打死了九匹馬,這是一種夸張,說明奔逃時候的惶恐之狀,而且他們在逃跑的時候因為特別急、特別快,以至于他們自己的孩子都沒有能夠完全帶走,所以就有一些“可憐王孫泣路隅”,因為失去了父母,被父母遺棄在長安城中,在路邊哭泣。杜甫問這些王孫們,“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這些昔日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們不敢說出自己的姓名,生怕被胡兵知道被抓去做俘虜,只是告訴詩人他現在是困苦交加,哪怕做別人家的奴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夠活命。再看他身上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這個孩子已經在荊棘中躲藏了好多天了,身上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了,到處都是傷。但就是這樣,詩人還是要安慰這些孩子們,讓他們善保千金軀,相信唐兵一定會打回來的。長安城里的王氣依然存在,國家不會亡。那種昔日的繁華一定會再回來。可見杜甫雖然身處亂中,身作長安,仍然心系國家,仍然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而且詩人在長安城里雖然被封鎖在長安城中,但是詩人仍然通過不同的渠道很多關系關心著當時戰爭的時局。

  作者在詩中極言王子王孫在戰亂中顛沛流離,遭受種種苦楚,既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又含蓄地規勸統治者應居安思危,不可一味貪圖享樂,致使子孫也無法遮顧,可悲可嘆。

  全詩詞色古澤,氣魄宏大。寫景寫情,皆詩人所目睹耳聞,親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蕩人胸懷,敘事明凈利索,語氣真實親切。寫同情處見其神,寫對話處見其情,寫議論處見其真,寫希望處見其切。杜詩之所以稱“詩史”者,蓋在于此也。▲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安史之亂爆發后的第二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僅帶著楊貴妃姐妹幾人,其余妃嬪、皇孫、公主都來不及逃走。七月,安祿山部將孫孝哲攻陷長安,先后殺戮霍長公主以下百余人。此詩即作于此時。詩中所指“王孫”,應是大難中的幸存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