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子·晚天蕭索

柳永〔宋代〕〔〕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驗前經舊史,嗟漫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傍晚的江邊,十分寂寞,我像折斷了的蓬草,到處飄飛,如今興致一來,又乘船向東游蕩。夜霧初散,三吳地區的風景歷歷在目,蘇州一帶的亭臺樓榭稀疏零落,遠不及以前漂亮。這往昔屬于夫差的國土,芳香馥郁的花徑都湮沒了,空自留下座座荒涼的小山崗。繁華的景象已經看不見,只聽見麋鹿呦呦地叫嚷。
懷想當年,夫差徒然運籌帷幄,不停指揮戰斗,為的是稱霸逞強。江山似圖畫那樣美麗,天空云濤滾,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風凜凜的他,還不如坐著小船遠游的范蠡。細細研讀以前的圖書、歷史,當時的風云、成敗只能使人嗟嘆神傷。夕陽斜照著無邊的野革。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愴廉。

注釋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寫景,敘述三吳美好的自然風光,引發出懷古傷今之思。“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薄暮的天空散發著蕭索的涼意,我像無根之飛蓬浪跡天涯,乘興駕舟東游。開篇點出了東游的時間背景。“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因西南有姑蘇山,有姑蘇臺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吳的風景,姑蘇的亭臺,全都籠罩在沉沉的暮色中。“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當年的御階宮道已被亂石衰草所埋沒,昔日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鳴的荒涼山丘。“麋鹿呦呦”,據《史記·淮南王傳》載:“王坐東宮,召伍被與謀曰:‘將軍上。’被帳然曰:‘上寬赦大王,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寫景,敘述三吳美好的自然風光,引發出懷古傷今之思。“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薄暮的天空散發著蕭索的涼意,我像無根之飛蓬浪跡天涯,乘興駕舟東游。開篇點出了東游的時間背景。“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因西南有姑蘇山,有姑蘇臺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吳的風景,姑蘇的亭臺,全都籠罩在沉沉的暮色中。“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當年的御階宮道已被亂石衰草所埋沒,昔日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鳴的荒涼山丘。“麋鹿呦呦”,據《史記·淮南王傳》載:“王坐東宮,召伍被與謀曰:‘將軍上。’被帳然曰:‘上寬赦大王,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麇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后人以麋鹿游姑蘇臺比喻亡國。此處開啟下片,引發了柳永詞鑒賞詞人的懷古之思。

  下片追憶春秋吳越爭霸的舊事,抒發了深沉的歷史興亡慨嘆。“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據《史記》載:“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想當年,吳越爭霸,堂堂夫差空有運籌之志,卻不知審時度勢,圖王爭霸無止無休,最終招致了亡國之災。越敗姑蘇之后,對吳稱臣。吳王剛愎自用,不聽伍子胥勸諫放虎歸山,將越王勾踐君臣放歸越國,給自己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之后又頻頻興師北伐,與齊、晉等北方諸侯強國爭霸,勞民傷財。越王趁機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志在報復,最終在越國強大軍事力量的反攻下,倉惶敗潰,落得身死亡國的下場。“空”字,意味深遠,飽含了對吳國興亡的深深感嘆。“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舟。驗前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意謂吳王好大喜功,“圖王取霸無休”,反將大好河山拱手輸給了泛舟五湖的范蠡,可嘆啊,前朝舊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飛煙滅的風流人物。“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斜日里衰草連天,歷史的長河中涌動著不盡的千古遺愁。

  這是一首即興而作的詠史詩,意境深沉,格調蒼涼,謀篇布局洋洋灑灑,頗有大家風范。歷史帶走的是一身塵埃,在這不盡的長河中,人的綿薄之力猶如蒼海一粟,顯得那樣微不足道。“江山如畫,云濤煙浪”,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給后人留下的只有無窮無盡的慨嘆。▲

,

參考資料:完善

1、 夏于全.唐詩宋詞 第十四卷 宋詞: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6.1:15
創作背景
此詞風格典雅,寫作態度嚴肅,當是柳永入仕后作的雅詞,但寫作的具體時間已難考定。當時柳永宦游時來到吳國故地蘇州,許多古代的一遺跡使他產生了懷古的幽情,此詞便是他宦游蘇州所做。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