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迪書齋望月

錢起〔唐代〕〔〕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
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
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夜色漸濃,月亮升起,月光灑滿了庭宇和樓臺。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飲酒吟詩。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層內門戶早已關閉,戶外萬籟俱寂。一陣清風吹來,枝葉沙沙,引發無限寒意。
被驚醒的鳥雀撲刺刺猛然飛起,震落了片片秋葉。秋螢從眼前飛過,忽而又消失在暮靄中,似乎與煙流一起遠走高飛了。
面對這樣的月色,將會惹動多少人的愁思。

注釋
裴迪:錢起、王維的友人,幾人多有詩作唱和。
謝公:這里借指裴迪的書齋。原義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謝朓樓。謝朓于南朝齊明帝時出任宣城太守,于城關凌陽山頂建造一室取名曰“高齋”。唐初宣城人為懷念謝朓,于“高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飲酒吟詩。不知不覺中,夜色漸濃,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灑滿了庭宇和樓臺。謝公樓,晉時謝莊寫過著名的《月賦》,這里借指裴迪的書齋。飲酒吟詩的熱烈場面隨著月光的流瀉,完全被一種寧靜而幽遠的意味所代替。

  “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此刻詩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層層門戶早已關閉,戶外萬籟俱寂。一陣清風吹來,枝葉沙沙,引發無限寒意。人們頓時感到秋夜的清涼。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這兩句由寫四周的寂靜和初秋的涼意轉入寫月光,但也還不是正面描寫。月色無形無影,正面描寫確實困難。錢起借鑒了前人的經驗的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飲酒吟詩。不知不覺中,夜色漸濃,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灑滿了庭宇和樓臺。謝公樓,晉時謝莊寫過著名的《月賦》,這里借指裴迪的書齋。飲酒吟詩的熱烈場面隨著月光的流瀉,完全被一種寧靜而幽遠的意味所代替。

  “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此刻詩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層層門戶早已關閉,戶外萬籟俱寂。一陣清風吹來,枝葉沙沙,引發無限寒意。人們頓時感到秋夜的清涼。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這兩句由寫四周的寂靜和初秋的涼意轉入寫月光,但也還不是正面描寫。月色無形無影,正面描寫確實困難。錢起借鑒了前人的經驗的同時,還化用了前人的詩句。曹操《短歌行》說:“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鵲驚”句就是從這里來的。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鵲誤以為天色已明,撲刺刺猛然飛起,震落了片片秋葉。鵲起葉飏,飄然四散,顯得別有情趣。比起曹詩,錢起的這句詩寫得更為凝練,更富詩意了。

  “螢遠入煙流”,用的也是側面描寫的方法。沈德潛說:“月夜螢光自失,然遠入煙叢,則仍見流矣。此最工于體物。”用煙靄的暗淡襯托螢光,又用螢光之流失襯托月明,可謂運思入妙。有了這兩句,一個月明千里的銀色世界,異常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詩人由領略、欣賞美好的月光,漸漸陷入了沉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面對這樣的月色,將會惹動多少人的愁思呢?最后兩句以問句作結,留待讀者去揣摩、思考,顯得意味深長。▲

,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343-344頁
創作背景
此詞創作于中唐時期,詞人與幾個朋友在初秋的晚上聚在一起,飲酒吟詩。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詩。
錢起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一帶)人。玄宗天寶十年(751)進士,歷任校書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有《錢考功集》。錢起是「大歷十才子」之一。詩與劉長卿齊名,稱「錢劉」;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他長于應酬之作,當時赴外地的官員以得到他的送行詩為榮。大概他得「才子」的桂冠,也就是這個原因。他的詩技巧熟練,風格清奇,理致清淡。近體詩中,多寫景佳句,深為評論家所稱道。......[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