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xué)官

蘇軾〔宋代〕〔〕

門外東風(fēng)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門外東風(fēng)把春雪吹灑在先生您的前襟,當(dāng)您登上太行山頭時一定會回過頭來眺望三吳故鄉(xiāng)。既然做了學(xué)官,就不應(yīng)計較被派到了那艱苦的地方。
上黨地勢險要,歷來被人稱作天下之脊,先生您志向遠(yuǎn)大,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只是時代承平,即使有魯連那樣的奇妙計策,也沒有用的地方。

注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仄韻體始于南唐李煜。又有《小庭花》等二十余種異名。另有《攤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蘇軾的友人梅庭老到上黨(今山西長治)任學(xué)官,蘇軾便寫了這首詞送他。《浣溪沙》詞調(diào),蘇軾以前的詞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寫景抒懷,而此詞卻用來寫臨別贈言,致力于用意,有如文章之序體,從而開拓了小詞的題材內(nèi)容。

  “門外東風(fēng)雪灑裾”是寫送別的時間與景象。盡管春已來臨,但因春雪,而氣候尚很寒冷。而“飛雪似梅花”的情景,隱含無限惜別之意。這時有“雪灑裾(衣襟)”,而不言“淚沾衣”,頗具豪爽氣概。次句即有一較大跳躍,由眼前寫到別后,想象梅庭老別去途中,于“山頭回首望三吳”,對故園依依不舍。這里作者不是強(qiáng)調(diào)三吳可戀,而是寫一種人之常情。

  第三句再進(jìn)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蘇軾的友人梅庭老到上黨(今山西長治)任學(xué)官,蘇軾便寫了這首詞送他。《浣溪沙》詞調(diào),蘇軾以前的詞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寫景抒懷,而此詞卻用來寫臨別贈言,致力于用意,有如文章之序體,從而開拓了小詞的題材內(nèi)容。

  “門外東風(fēng)雪灑裾”是寫送別的時間與景象。盡管春已來臨,但因春雪,而氣候尚很寒冷。而“飛雪似梅花”的情景,隱含無限惜別之意。這時有“雪灑裾(衣襟)”,而不言“淚沾衣”,頗具豪爽氣概。次句即有一較大跳躍,由眼前寫到別后,想象梅庭老別去途中,于“山頭回首望三吳”,對故園依依不舍。這里作者不是強(qiáng)調(diào)三吳可戀,而是寫一種人之常情。

  第三句再進(jìn)一層,謂“不應(yīng)彈鋏為無魚。”這句用戰(zhàn)國齊人馮諼事,馮諼為孟嘗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視,彈鋏(寶劍)作歌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zhàn)國策·齊策》)。此句意謂梅庭老做了學(xué)官,不必唱?dú)w來了。同時又似乎是說,盡管上黨地方艱苦,亦不必計較個人待遇,彈鋏使氣。正因?yàn)橐馑荚趦烧咧g,語氣顯得尤為誠懇。

  過片音調(diào)轉(zhuǎn)高亢:“上黨從來天下脊”。意謂勿嫌上黨邊遠(yuǎn),其地勢實(shí)險要。蓋秦曾置上黨郡,因其地勢高,故有“與天為黨”之說。杜牧《賀中書門下平澤潞啟》:“上黨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戰(zhàn)國時,張儀以為天下之脊。”作者《雪浪石》詩亦云:“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貸岳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可以參讀。

  “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稱許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意謂勿以學(xué)官而自卑。此句與上句形成一聯(lián),筆力豪邁,高唱警挺,足以壯友人行色。然而,不免還有一個問題,既然上黨是要地,梅庭老又是大儒,為何不委以大任,而任“學(xué)官”這種小角色呢?

  末句補(bǔ)說,“時平不用魯連書”。承接上句,用魯連的典故,表達(dá)了作者勸勉和同情之意。魯連,即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曾在趙國游學(xué),當(dāng)時正逢秦國圍攻趙國,魏國派人勸告說趙國奉秦王為帝,魯仲連力排眾議,使趙國保持了獨(dú)立。后來,齊國大將田單攻打聊城,久攻不下。魯仲連修書一封,用箭射入城中,勸說守城燕將,燕將看到書信后,猶豫不定,哭泣三天后自殺。田單收復(fù)聊城后,想封賞魯仲連,魯仲連逃隱于海上。《史記》對魯仲連評價很高。因上黨是趙國舊地,當(dāng)時宋遼早已議和,所以說時代承平,梅庭老即使有魯連那樣的奇妙計策,也沒有用的地方。此句既有勸勉梅庭者隨遇而安之意,又有對其生未逢時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

  這首詞全詞僅六句,卻寓義曲折深遠(yuǎn),既同情于友人,又開導(dǎo)他努力工作,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想用自己樂觀曠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去影響友人,出語灑脫卻發(fā)自肺腑,真摯動人。▲

,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744頁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蘇軾的友人梅庭老到上黨(今山西長治)任學(xué)官,蘇軾便寫了這首詞送他。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yǎng)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057)參加禮部考試,中第二名。仁宗殿試時,與其弟蘇轍同科進(jìn)士及第。因母喪回蜀。嘉祐六年(1061)經(jīng)歐陽修推薦,應(yīng)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jiān)?/a>〔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