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身處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紛擾的凡塵俗事;身心悠閑時,便會記掛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晴朗的夜空中,風兒吹過竹林;深夜時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兒上。
山泉在亂石中流淌,聲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滿了苔蘚。
我無比暢快地寄情于琴韻酒興,忘記了自己身處深山人家。
注釋
勝:風景優美。遺:忘也。塵事:世俗交際之事。
歲華:年華,亦指美好景物。
當:對,映照。
任:任憑。
陶然:舒暢快樂的樣子。恃:倚賴。
首聯“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遺”字極佳,與詩題“自遣”相互呼應,與下文中的“念”字形成掎角之勢,暗寓詩人面對春秋代序,生發出遲暮之感的喟嘆。
頷聯與頸聯主要描寫春日的寧靜之美。神秘的夜幕下,萬籟俱寂的大自然寧靜卻不死寂,它有泉聲、風聲,亦有月光的流動,它與白日一樣蘊含著無限的生機。“任”字有氣韻,一寫聽任自然之妙,二寫詩人的蕭散和閑適。
尾聯“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陶然幽居“恃琴酒”,可以暫時忘卻紅塵俗事。“忘卻在山家”,表面上看,詩人擺脫了世事紛亂,從而內心從容、恬靜、舒適、安詳。
這首詩層次分明,圍繞詩題層層展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首聯“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遺”字極佳,與詩題“自遣”相互呼應,與下文中的“念”字形成掎角之勢,暗寓詩人面對春秋代序,生發出遲暮之感的喟嘆。
頷聯與頸聯主要描寫春日的寧靜之美。神秘的夜幕下,萬籟俱寂的大自然寧靜卻不死寂,它有泉聲、風聲,亦有月光的流動,它與白日一樣蘊含著無限的生機。“任”字有氣韻,一寫聽任自然之妙,二寫詩人的蕭散和閑適。
尾聯“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陶然幽居“恃琴酒”,可以暫時忘卻紅塵俗事。“忘卻在山家”,表面上看,詩人擺脫了世事紛亂,從而內心從容、恬靜、舒適、安詳。
這首詩層次分明,圍繞詩題層層展開。詩中雖處處見隱者風貌,然詩題中“自遣”二字卻暴露出詩人并非甘心情愿地置身紅塵之外,景物的幽靜更彰顯心境的蒼涼。竹影風聲,月夜花香,幽泉潺潺,徑斜苔荒,在幽境與琴酒間頗有悠然自得之趣。但因“地勝”而暫忘“塵事”,因“琴酒”而“陶然”山家,這種“自遣”是所謂舉杯澆愁,并非真能超然物外。▲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李商隱著.李商隱集 (第二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01月第2版:第80-81頁 2、 劉學鍇,李翰撰.李商隱詩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第68頁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