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夜雨滴空階

柳永〔宋代〕〔〕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一片閑愁,想丹青難貌。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旋落。最無端處,總把良宵,只恁孤眠卻。
佳人應怪我,別后寡信輕諾。記得當初,翦香云為約。甚時向、幽閨深處,按新詞、流霞共酌。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夜晚窗外的雨聲滴在空空的臺階上,孤獨地宿在旅舍里突然驚醒,心中情緒凄清蕭索。這一種閑愁,想來用圖畫難以描摹。秋天漸深,蟋蟀聲聽起來叫得很苦,夜晚將盡,燈花不久就落了。最無聊的時刻,總是讓良宵在孤眠的寂寞中過去。
遠處的佳人應該會怪我,離別后不遵守諾言。記得當初,她翦剪下一綹頭發作為別后重聚的約定,看來此越難以兌現了。什么時候才能夠在幽閨深處,填寫新詞,共飲美酒。如果能再次同歡笑,我肯拿金玉珍珠來換取這樣的機會。

注釋
尾犯:詞牌名。又名“碧芙蓉”。雙調,以九十四字為較常見,仄韻。
夢回:從夢中醒來。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寫詞人獨居異鄉孤宿,耿耿難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與無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詞一起筆,作者便以強烈的主觀色彩的意象渲染氣氛:“夜雨”透著寒涼,“空階”透著冷落,“孤館”透著寂寞,寂寞孤館“夢回”之際,雨打“空階”,最使人凄涼難耐。故以“情緒蕭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與環境的凄冷融在一處,全詞也籠罩在這傷感的氛圍中。羈旅漂泊之時,以夜雨瀝瀝領起,剎那間情緒蕭索,于孤獨寂寞中,無限相思與懊惱一齊向詞人襲來,情難自禁。而一個“滴”字,如淚墜一般,更是寫出了詞人對雨意的敏感以及內心深處無可傾訴的苦楚。“閑愁”本無形,詞人強自掙扎,試圖將之描述出來,無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寫詞人獨居異鄉孤宿,耿耿難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與無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詞一起筆,作者便以強烈的主觀色彩的意象渲染氣氛:“夜雨”透著寒涼,“空階”透著冷落,“孤館”透著寂寞,寂寞孤館“夢回”之際,雨打“空階”,最使人凄涼難耐。故以“情緒蕭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與環境的凄冷融在一處,全詞也籠罩在這傷感的氛圍中。羈旅漂泊之時,以夜雨瀝瀝領起,剎那間情緒蕭索,于孤獨寂寞中,無限相思與懊惱一齊向詞人襲來,情難自禁。而一個“滴”字,如淚墜一般,更是寫出了詞人對雨意的敏感以及內心深處無可傾訴的苦楚。“閑愁”本無形,詞人強自掙扎,試圖將之描述出來,無奈這“閑愁”太深重了,他只好發出這樣的感喟:“想丹青難貌。”接下來是一個工整的對句:“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旋落。”寫深秋時節蟋蟀悲鳴,又收回來,將視點落在室內很快落下的燈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負良宵的無聊。然后引出下片對佳人的思念。

  下片“佳人應怪我,別后寡信輕諾”是詞人設想對方別后的情景,更是對自己的深深自責,但這自責中透著太多的無奈與悲哀。也正是如此,他對與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是那樣留戀,又是那樣向往。昔日“翦香云為約”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而再相偎相伴,填新詞,酌美酒的愿望不知什么時候能實現。詞人雖表示愿意用“金玉珠珍”換取再次“同歡笑”,但這種表白同樣透著無力,透著悲哀,透著無奈。

  柳永不僅是詞作大家,且是一位繪畫大師。而眼前這位手執丹青竹毫曾繪制了無數經典難忘的自然秋景的繪畫大師,面對“情緒蕭索”“一片閑愁”卻“丹青難貌”了。這充分表現了羈旅在外、孤館回夢的詞人離情之深、離愁之濃。

  凡詞都離不開意象。古人稱“意象”為“興象”,即詩詞中的意境,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出來的情調和境界,亦即表現作者情趣的形象。詞中“燈花”的意象用的自然巧妙。古時俗以燈花為吉兆,如杜甫《獨酌成詩》:“燈花和太喜?酒綠正相親。”王實甫《西廂記》:“昨夜燈花報,今朝喜鵲噪?”《紅樓夢》第二八回:“女兒喜,燈花碰頭結雙蕊。”秋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蛩聲正苦”,詞人正“情緒蕭索”“一片閑愁”,而此時“夜將闌、燈花旋落”,本已情緒衰頹的詞人,哪堪夜深人靜之時,卻又目睹唯有象征“吉祥”的燈花余燼凋落,這不能不叫詞人深深感嘆:“最無端處,總把良宵,只恁孤眠卻。”這“燈花”將詞人“丹青難貌”的“閑愁”承上啟下地推向高潮,以致“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才會有詞人“肯用金玉珍珠來換取和佳人的再次歡笑”的迫切豪情。

  詞人所謂“難畫”的“閑愁”就這樣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閑愁”融進了詞人太多的人生況味,很苦澀,很沉重。▲

,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 顧之京.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華書局,2005:12-14 2、 佘紅云.柳永詞雨意象審美意蘊探析[J]. 芒種. 2015.(08)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思念佳人的情詞,其思念對象不甚明了,應該是“心娘”“佳娘”“蟲娘”“酥娘”之類的歌舞女子。此詞具體創作時間未詳。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稱「柳」,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學名,父柳宜,曾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費縣令,官終工部侍郎。永少時流連于汴京,在秦樓楚館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歷荊湖、吳越。景祐元年(1034)登進士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馀杭令、定海曉峰鹽場監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終官屯田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