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南蠻侵入成都時,蜀將多次立下戰功。
十年前的秋天與您在劍門關分別,十年后的現在萬事都隨著錦江水東流不復返。
在南詔入侵時您已經用戰功表明了志氣節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顯貴。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認自己的箭,馬上聽著胡笳似乎塞草也籠罩著悲愁。
今天與君重逢惆悵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賤的灌嬰韓信也都已經封侯。
注釋
蠻:指南詔國。頻:一作“頗”。
劍關:即劍門關,為蜀地著名關隘。
隨:一本作“從”。
錦水:即錦江,在蜀地。
志:一本作“心”
此詩寫一位在抗擊南詔入侵戰爭中建立赫赫戰功但十年不得封賞的蜀將,詩中飽含對這位蜀將的同情和惋惜,也隱含著對朝廷忽視功臣的不滿。全詩從忠心耿耿、文武雙全和出身高貴等不同角度刻畫了蜀將的形象。
全詩四聯八句。首聯“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首句點明自己與蜀將十年前劍關分別,次句寫十年中世事變遷,反托“滯”字。“萬事”表明經歷滄桑,下文就是承“萬事”展開。
頷聯“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兩句是一篇之主,謂蜀將在南詔入侵時已用“頻著功勞”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氣節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猶自”滯居下位。“已曾”與“猶自”構成轉折關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寫一位在抗擊南詔入侵戰爭中建立赫赫戰功但十年不得封賞的蜀將,詩中飽含對這位蜀將的同情和惋惜,也隱含著對朝廷忽視功臣的不滿。全詩從忠心耿耿、文武雙全和出身高貴等不同角度刻畫了蜀將的形象。
全詩四聯八句。首聯“十年分散劍關秋,萬事皆隨錦水流”,首句點明自己與蜀將十年前劍關分別,次句寫十年中世事變遷,反托“滯”字。“萬事”表明經歷滄桑,下文就是承“萬事”展開。
頷聯“志氣已曾明漢節,功名猶自滯吳鉤”兩句是一篇之主,謂蜀將在南詔入侵時已用“頻著功勞”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氣節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猶自”滯居下位。“已曾”與“猶自”構成轉折關系。著一“滯”字,突出了蜀將的有功無賞。
頸聯“雕邊認箭寒云重,馬上聽笳塞草愁”,寫蜀將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將箭法如神,對句表現蜀將文采風流。“寒云重”“塞草愁”寫出蜀將閑置冷落景況,承“滯吳鉤”而申言之。
尾聯“今日逢君倍惆悵,灌嬰韓信盡封侯”,“今日逢君”點明今日重逢,遙應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悵”者,他人才能功績不及蜀將者均得封賞,獨君猶自留滯不遷也。結句似謂昔日出身、功業不如蜀將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顯貴,而唯獨蜀將一直得不到封賞。
此詩中二聯均貼“蜀將”而言,僅首尾點明昔別今逢。其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是從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將忠勇雙全的形象。頷聯突出表現蜀將的忠心耿耿,頷聯表現蜀將的文武雙全,結句還說明了蜀將還有高貴的出身。如此將領不得封賞,詩中為蜀將鳴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學鍇.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3-86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