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覆蓋著的田畦,小麥還沒有返青。像云一樣的枯葉悄悄地在車輪下飄著。臨皋亭云煙繚繞的景色奇麗,世間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斷絕了,剛剛下的霰粒在瓦上如珠子般散動。回到房間座上時胡須都結(jié)成冰了。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diào)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jié)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shù)詞人所常用。
覆塊:覆蓋著的田畦。
蘇:蘇醒,這里指返青。
江南:代
上片,由遠及近地寫黃州田園風光。“覆塊青青麥未蘇”,敘述田園景色,反映了蘇軾關心農(nóng)業(yè)的思想。“江南云葉暗隨車”,描繪了黃州農(nóng)家冬閑的淡然風光,反映了蘇軾娛樂自然的心境。“臨皋煙景世間無”,描寫議論結(jié)合,特寫“臨皋煙景”、冬云密布而后發(fā)出賞心的贊嘆:“世間無”,突出了黃州景色的奇麗。上片三句,連綴成一幅絢麗的圖景,暗示了蘇軾超然物外的審美情趣。
下片,以特寫手法,描繪了雨后微雪的風景。開頭由細“雨”-“半收”-“檐斷線”,特寫雨景變化。緊接著由“雪床”-“初下”-“瓦疏珠”,特寫雪景變化。逼真?zhèn)魃瘢肿种榇墶km然點化運用了杜甫的“雨腳如麻未斷絕”詩句,但未露痕跡。“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上片,由遠及近地寫黃州田園風光。“覆塊青青麥未蘇”,敘述田園景色,反映了蘇軾關心農(nóng)業(yè)的思想。“江南云葉暗隨車”,描繪了黃州農(nóng)家冬閑的淡然風光,反映了蘇軾娛樂自然的心境。“臨皋煙景世間無”,描寫議論結(jié)合,特寫“臨皋煙景”、冬云密布而后發(fā)出賞心的贊嘆:“世間無”,突出了黃州景色的奇麗。上片三句,連綴成一幅絢麗的圖景,暗示了蘇軾超然物外的審美情趣。
下片,以特寫手法,描繪了雨后微雪的風景。開頭由細“雨”-“半收”-“檐斷線”,特寫雨景變化。緊接著由“雪床”-“初下”-“瓦疏珠”,特寫雪景變化。逼真?zhèn)魃瘢肿种榇墶km然點化運用了杜甫的“雨腳如麻未斷絕”詩句,但未露痕跡。“歸來冰顆亂粘須”,將雨雪人性化,進來了好一個白胡子的“老人”!一個“亂”字,蘇軾與徐君猷的詼諧之情躍然紙上,反映了蘇軾將自然美與人性美高度融會的寫作技巧。
全詞通俗、口語化,令人感到親切、諧趣。將景色美與人性美熔鑄一體,極具感染力,這與蘇軾曠達胸襟有關。▲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60-862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shù)谷......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