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題草窗詞卷

王沂孫〔宋代〕〔〕

白石飛仙,紫霞凄調,斷歌人聽知音少。幾番幽夢欲回時,舊家池館生青草。
風月交游,山川懷抱,憑誰說與春知道?空留離恨滿江南,相思一夜蘋花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草窗詞有白石飛仙的飄逸清空,兼紫霞翁的凄迷諧婉之調。豈料如今一曲歌罷,賞音寂然,知音頓少。想必草窗曾幾番幽夢,魂歸人間,但見舊家池館,人物兩非,叢生青草。
清風明月交游的逸興,山川萬物引發的慨然懷抱,此時憑借什么才能告知你春天又已來到?空留下寫滿江南離恨的詞卷,夜夜思念故人,萍花也凋殘衰老。

注釋
踏莎行:詞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長春”“惜余春”“轉調踏莎行”等。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
草窗:即周密。草窗詞卷:指周密《蕷洲漁笛譜》。
白石:指南宋詞人姜夔。周密詞即學白石詞的清空俊雅。白石飛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歌詠友情的詞,寥寥數語便道盡友人周密的身世、創作和境界懷抱。上、下片結尾之四句,尤因能從對面設想而更見出王沂孫與周密相知之深、情誼之厚。

  詞從草窗的藝術淵源與師法門徑落墨寫起。開篇扣詞卷,而草窗平生之事業正在于此。上片立意于草窗的師法淵源,下片則概言草窗詞作的主要內容。起句以“白石飛仙”、“紫霞凄調”來總結周密詞的特色。既有姜夔詞的“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的清空,又有楊纘詞凄婉的情韻。周密詞學姜夔,又曾學音律于楊纘,兼有清剛峭拔、凄側纏綿的風格。但“斷歌人聽知音少”,白石、紫霞皆往矣,又有誰是真正的賞音知音之人?!皫追倍?,為對面寫法。南宋亡國后,兩人一別經年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歌詠友情的詞,寥寥數語便道盡友人周密的身世、創作和境界懷抱。上、下片結尾之四句,尤因能從對面設想而更見出王沂孫與周密相知之深、情誼之厚。

  詞從草窗的藝術淵源與師法門徑落墨寫起。開篇扣詞卷,而草窗平生之事業正在于此。上片立意于草窗的師法淵源,下片則概言草窗詞作的主要內容。起句以“白石飛仙”、“紫霞凄調”來總結周密詞的特色。既有姜夔詞的“野云孤飛、去留無跡”的清空,又有楊纘詞凄婉的情韻。周密詞學姜夔,又曾學音律于楊纘,兼有清剛峭拔、凄側纏綿的風格。但“斷歌人聽知音少”,白石、紫霞皆往矣,又有誰是真正的賞音知音之人?!皫追倍?,為對面寫法。南宋亡國后,兩人一別經年,幾次在惝倪的夢境中欲回故鄉,卻終究夢不到家,令人悵惘。想見舊居的池沼,在這春日,也應已是一池綠水,生滿了春草。此句化用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意,實有褒揚周密詞句清麗別致之意。“風月交游,山川懷抱”,二句總括出草窗詞境。草窗酷愛自然,筆觸多及湖山勝景、風雅閑情。李萊老題《草窗韻語》詩云:“綠遍窗前草色春,看云弄月寄閑身。北山招隱西湖賦,學得元和句法真。”可作此印證?!皫追眱删浼纫娖滹h零之身世,又狀其才思之敏捷。“風月”“山川”,二句八字,將草窗筆下萬千景物與心情籠于其中,清雅而凝重。風月依然,山川破碎,詞人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行蹤無定。即便有滿腔愁情,卻無訴說之處。用筆簡煉,而草窗之性情畢現?!帮L月”句,重在“交游”。既指周密詞中描寫清風明月、山川美景的詞作,也借詞回憶了二人昔日共賞春風秋月的往事。全詞由詞卷而身世,由其性情寫到己之相思,層層展開,而用筆筒煉渾樸,頓宕有致,亦如“白石老仙”之清勁。“憑誰說與春知道”,正點其欲言無處。愁情訴之于“春”,可知通解者少;又言“憑誰說與”,方曉身畔無人,更見其哀。“空留”兩句收歸作結,突出表現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此處“春”字,上接“風月”而言,卻兼有啟下之功。故結筆總挽全篇,敘出“空留離恨滿江南,相思一夜蕷花老”。

  這雖是一首題卷之作,將對友人的思念、牽掛,融合在對其詞集的總結和評價中,深深地寄托了作者的懷友之情,知其人,論其詞,沉郁清剛,無虛飾之語,知其苦痛,言其心志,亦隱以自道。統歡全篇,作為題詠之作,碧山以其極強的概括力,準確精當地描述了草窗詞卷。由此而及的懷友之情,質樸深厚,沉摯動人。

  這首詞情緒蒼苦,悲從中來,回憶與相思交織,低回掩抑,耐人尋味?!?/p>,

參考資料:完善

1、 鄧喬彬編選.吳文英 王沂孫集:鳳凰出版社,2013.01:第264-265頁 2、 高獻紅編著.王沂孫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8:第332-335頁 3、 姚小鷗,孫克強,楊國安,華鋒,宋木鐸,潘曉龍,李維新編著.宋代名家詞選: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36-937頁 4、 (清)朱彝尊輯;周殿龍,樊遠生主編.詞綜 全本 校點、注音、注釋、賞析:遠方出版社,1998.02:第2219頁 5、 (宋)周密選編.絕妙好詞注評:鳳凰出版社,2008.12:第362頁
創作背景
這首歌詠友情的詞,寥寥數語便道盡友人周密的身世、創作和境界懷抱。上、下片結尾之四句,尤因能從對面設想而更見出王沂孫與周密相知之深、情誼之厚。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