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江的上空不時有淡淡的煙云蕩過,不時還夾雜著稀疏細雨,當云過雨收之際,一輪夕陽把金燦燦的陽光撒在湖面上。風吹江面浪滾波涌,深碧色的波浪在夕陽的照射下,一邊是金光跳動,如金蛇游泳,一邊是暗色背光,水色對比如呈墨綠,天上的彩云在變化,水面的云氣在飄涌,好像剛散的海市蜃樓,雨霽殘云像破了的樓閣,由于細雨剛停,空間的水珠與夕陽映照,一條彩虹如橋梁一樣架在江上,而彩虹照水倒影入江,一一相應,美不勝收。加之水波動蕩,風吹浪翻,好像許多花片飛舞一樣,時暗時明,非常美觀;彩云過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飛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跡。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顏料勾勒出來,畫上題詩,寄送給不在身邊的
這首詩抓住大雨剛過,彩虹尚存,海市蜃樓將要消失的一剎那,將這一精彩場面剪輯下來,繪成一幅色彩絢麗的丹青圖畫。首聯從陽光寫起,描摹斜陽余暉,由淡煙疏雨的間隙中射到水面。這個意境就倍顯清新可人。加上江面經雨水一洗,新鮮明凈,海風陣陣襲來,涼爽人。題中所謂“景物鮮奇”足見并非虛言。
頷、頸二聯展開筆墨,逐一描繪“鮮奇”景物。頷聯描繪了難得見到的海市蜃樓和雨后彩虹兩種奇觀。“蜃散”句寫的是海市蜃樓景色,不過詩人未曾描繪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殘破的剎那,攝下了“破樓閣”的鏡頭。詩人是登樓眺望,目中所視,必有亭臺樓閣。所以“蜃散云收破樓閣”云云是實景虛寫。“虹殘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抓住大雨剛過,彩虹尚存,海市蜃樓將要消失的一剎那,將這一精彩場面剪輯下來,繪成一幅色彩絢麗的丹青圖畫。首聯從陽光寫起,描摹斜陽余暉,由淡煙疏雨的間隙中射到水面。這個意境就倍顯清新可人。加上江面經雨水一洗,新鮮明凈,海風陣陣襲來,涼爽人。題中所謂“景物鮮奇”足見并非虛言。
頷、頸二聯展開筆墨,逐一描繪“鮮奇”景物。頷聯描繪了難得見到的海市蜃樓和雨后彩虹兩種奇觀。“蜃散”句寫的是海市蜃樓景色,不過詩人未曾描繪其全景,而是抓住了蜃散云收、空中幻影殘破的剎那,攝下了“破樓閣”的鏡頭。詩人是登樓眺望,目中所視,必有亭臺樓閣。所以“蜃散云收破樓閣”云云是實景虛寫。“虹殘”句也是同一法門。雨后天空出現的虹,彎彎地好像拱橋,此是常景。詩人靜候至虹影漸漸消殘,水中仿佛映著一座斷橋時,他眼明手快按下了快門。本來雨后彩虹已是奇觀勝景,詩人更從水中映照之倒影著筆,又把景色之妙提高一籌。“破樓閣”、“斷橋梁”,既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又顯示出詩人于選景上別具只眼的匠心。
頷聯為靜境描寫,頸聯遂作動勢點綴。“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是全詩的點睛之筆。“翻”字以詩情作畫,寫得生動; “點”字以畫筆入詩,下得有神。一“翻”一“點”,使江天景物增添了無限生意,而遺詞用意之精微傳神,尤為人嘆服。詩人從作畫的角度作詩,則詩中有畫就不奇怪了。如此天然勝景,詩人不愿獨自欣賞,趕快畫為圖幅,寄給好友。張籍有《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就是和這首詩的。詩中有“乍驚物色從詩出,更想工人下手難”之句,從側面也可看出白居易詩情畫筆的非凡不俗。
景物鮮奇,引動詩人雅興,故不僅吟玩成篇,且請人畫作圖幅,題此詩于上,寄贈張水部,末聯即寫此,字里行間含蘊著難捺欣喜而欲使同道好友共享之心情。張籍《答白杭州郡樓登望畫圖見寄》詩尾聯“見君向此閑吟意,肯恨當時作外官?”即謂白居易身處“天堂”杭州,得優游閑吟,則當無外放任職之遺憾。這也透露了白居易心情已不似數年前在忠州(今四川忠縣)時那樣悲郁的消息。
此詩寫景層層鋪設,淡墨白描,新穎有致而明白如話;其情則寄寓在景物描寫中,又涵詠在尾聯之點題中,而使人讀之有味,味之有趣,得到了輕松愉悅的美感享受。▲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