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行

王維〔唐代〕〔〕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告急的軍使躍馬揚鞭,十里又十里縱馬飛馳,五里又五里不斷揚鞭。
西北都護府的軍使傳來了加急的軍書,匈奴的軍隊已經(jīng)圍困西域重鎮(zhèn)酒泉。
邊關的山岳原野,卻只見漫天飛雪,不見烽火煙。

注釋
隴西行:樂府古題,又名“步出夏門行”,屬《相和歌·瑟調(diào)曲》。隴西,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隴西縣以東。
都護:官名。漢代設置西域都護,唐代設置六大都護府以統(tǒng)轄西域諸國。
匈奴:這里泛指中國北部和西部的少數(shù)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東北。
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岳原野。
斷:中斷聯(lián)系。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從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古體詩,從題材上看,這首詩屬于邊塞詩。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馬”“一揚鞭”的瞬息之間,“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電掣般地一閃而過,以夸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給人以極其鮮明而飛動的形象感受。這是兩個倒裝句,按一般的寫法是:一走馬十里,一揚鞭五里。但是這樣寫,一個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詩歌語言的正常節(jié)奏,讀起來拗口。像這樣“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不僅上口,也因為將“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強調(diào),而突出了馬的速度之快。

  中間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從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古體詩,從題材上看,這首詩屬于邊塞詩。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馬”“一揚鞭”的瞬息之間,“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風馳電掣般地一閃而過,以夸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給人以極其鮮明而飛動的形象感受。這是兩個倒裝句,按一般的寫法是:一走馬十里,一揚鞭五里。但是這樣寫,一個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詩歌語言的正常節(jié)奏,讀起來拗口。像這樣“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不僅上口,也因為將“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強調(diào),而突出了馬的速度之快。

  中間兩句,點明了騎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個“圍”字,可見形勢的嚴重。一個“至”字,則交代了軍使經(jīng)過“走馬”“揚鞭”的飛馳疾驅(qū),終于將軍書及時送到。最后兩句,補充交代了氣候?qū)Ψ榛饒缶挠绊憽?/p>

  按理,應當先見烽火,后到軍書。然而如今在接到軍書之后,舉目西望,卻只見漫天飛雪,一片迷茫,望斷關山,不見烽煙。是因雪大點不著烽火呢,還是點著了也望不見,反正是烽火聯(lián)系中斷了。這就更突出了飛馬傳書的刻不容緩。寫到這里,全詩便戛然而止了,結得干脆利落,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盡管寫形勢危急,氣氛緊張,而詩中表現(xiàn)的情緒卻是熱烈、鎮(zhèn)定和充滿自信的。

  這首詩,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邊塞戰(zhàn)爭,但并不正面描寫戰(zhàn)爭。而是截取軍使送書這一片斷,通過描繪出一幅迷茫、壯闊的關山飛雪遠戍圖,側(cè)面渲染邊關的緊急狀況與緊張氣氛,展現(xiàn)出詩篇“意余象外”的深邃與凝重。這種寫法,節(jié)奏短促,一氣呵成,篇幅集中而內(nèi)蘊豐富,在藝術構思上也顯得不落俗套?!?/p>,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德重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36-137 .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前后。當時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參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幕府。
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進士。任大樂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guī)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在今山東境內(nèi))司功參軍。宰相張九齡執(zhí)政時,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李林甫上臺后,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二年后回京,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