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

秦觀〔宋代〕〔〕

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
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冉冉來還去。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早上太陽剛剛升起,慢慢地揭起簾子往外看去,兩只燕子好像在與美人竊竊私語的樣子。燕子與美人都好像在惋惜春天快要過完了。屈指一算,太陽都升的很高了,一天又快過完了,不知不覺中中天空又飄飄灑灑的下起了小雨。
流動的溪水和落在溪水中的花都沒有辦法去詢問,只有天上的飄著的流云。緩緩的飄來飄去。端著酒勸說天上的云暫時停一下,只有你還能阻斷春天回去的路,不讓春天回去。

注釋
曉日:曉,破曉,拂曉,曉日指朝陽,一般引申為清晨。
窺(kuī)軒:窺,看;軒,窗戶;窺軒,向窗外看去。
語:告訴,說。
似:好像。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表現了詞人對春天離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悵之情。借女子之口寫出,委婉含蓄,很有韻致。上片前三句,“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似通人情的雙燕,表現了佳人的空閨獨守,孤寂無聊。由于孤獨寂寞,佳人才看著“曉日窺軒”、雙燕絮語來消磨時光。而多情的雙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斷的呢喃中向人傾訴惋惜“春將暮”的情感。接下來,“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仍然寫孤寂。隨著時間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陽已經升起很高,不會飄飄灑灑地下起一陣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風雨”而來。“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冉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表現了詞人對春天離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悵之情。借女子之口寫出,委婉含蓄,很有韻致。上片前三句,“曉日窺軒雙燕語,似與佳人,共惜春將暮。”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似通人情的雙燕,表現了佳人的空閨獨守,孤寂無聊。由于孤獨寂寞,佳人才看著“曉日窺軒”、雙燕絮語來消磨時光。而多情的雙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斷的呢喃中向人傾訴惋惜“春將暮”的情感。接下來,“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仍然寫孤寂。隨著時間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陽已經升起很高,不會飄飄灑灑地下起一陣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風雨”而來。“流水落花無問處,只有飛云,冉冉來還去。”春將歸于何處?流動的溪水和落入水中的殘花無法去問,那只好去問天上的云朵,可云朵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卻又奈何?但別無它法,也只好寄希望于云朵了:“持酒勸云云且住,憑君礙斷春歸路。”美麗的云朵你且停下來,不要離去,我依靠你來阻止春天的歸去。用語微婉,無理而妙,卻悲涼滿眼,貫穿全篇。“勸”和“問”先將花和云擬人化,讓它們用微婉的語氣,表達詞人自己對春天離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悵之情,用語生動,無理而妙,卻悲涼滿眼,貫穿全篇,可見這二字之妙。

  整首詞充分表現了詞人對春天離去的依依不舍和惜春的惆悵之情。其實也可看作是作者寫一位閨中女子看到春天的離去聯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一去不返的愁苦之情。▲

,

參考資料:完善

1、 王春編.《宋詞305首詳析》
創作背景
《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這首詞秦觀作于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是秦觀甫至郴州,又謫柳州,繼而在橫州做沒實職的差事,再貶雷州之后在苦悶中所作。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在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俛仰,度數谷......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斷垂楊小市。......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