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每天在在繁星點點的時候早已整駕上路,細細想來如此奔忙到底有什么意義?
孤月的清暉下馬的身影疲憊不堪,一聲報曉的雞鳴劃破黑夜,漸漸顯露深青色的群山。
每次都說回去卻不能回,又到了年終歲暮不知何時才能踏上歸程;思念著弟弟,卻只能天各一方。
深深的溝壑,高高的山崖,晨風勁的吹,如此猛烈的風或許可以吹送我早些回到弟弟的身旁吧!
注釋
朝朝:天天,每天。
歲云暮:是說一年時光將盡。
壑:山溝。
曾國藩一生從政從軍,事務龐多,但他從來不曾忘懷故園之思,手足之情。本詩即是他的念弟之作中寫得較好的一首。詩的首聯即直接將奔波中的感受寫出,每天凌晨,在繁星點點的時候,這原本是酣眠的良辰,作者卻早已整駕上路了,又疲憊又寒冷,確是苦不堪言,于是他對這種生活發生了懷疑,不禁捫心自問,如此奔忙勞碌意義究竟何在?(底,何,什么)這二旬寫得感情充沛、真摯。然后詩轉入寫景。在孤月的清暉之下,作者看到了馬的疲憊身影,內心里生出對它的憐意。馬的形,實際上是作者情感的對象化;對馬的憐憫,其實就是作者的對影自憐;這種心境之下的月亮,自然也顯得那么孤單寂寞。接著,孤月西落了,一聲報曉的雞鳴劃破黑夜,漸漸可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曾國藩一生從政從軍,事務龐多,但他從來不曾忘懷故園之思,手足之情。本詩即是他的念弟之作中寫得較好的一首。詩的首聯即直接將奔波中的感受寫出,每天凌晨,在繁星點點的時候,這原本是酣眠的良辰,作者卻早已整駕上路了,又疲憊又寒冷,確是苦不堪言,于是他對這種生活發生了懷疑,不禁捫心自問,如此奔忙勞碌意義究竟何在?(底,何,什么)這二旬寫得感情充沛、真摯。然后詩轉入寫景。在孤月的清暉之下,作者看到了馬的疲憊身影,內心里生出對它的憐意。馬的形,實際上是作者情感的對象化;對馬的憐憫,其實就是作者的對影自憐;這種心境之下的月亮,自然也顯得那么孤單寂寞。接著,孤月西落了,一聲報曉的雞鳴劃破黑夜,漸漸可以辨認出那深青色的群山了。萬山環繞,更令作者感到道路之艱、身心之疲憊;遠處雞鳴,亦暗示了作者身處不見人煙的荒山,孤零無人語:這句寫得雖具開闊氣象,但一個“蒼”字,仍給詩情增添了一份悲苦蒼涼之意,由此,詩人對手足同胞的思念之情,也自然向高峰處涌去。這兩句景語也是情語,是詩人心態的寫照。
于是,頸聯便唱出了。日歸日歸歲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的戚苦之調。無數次的念歸,可是從未真的歸去,而今又到了年終歲暮,更難知何時能踏上歸程;離家愈久,愈是戀家,時時思念自己的弟弟,現在,只能是天各一方,無從團圓,只能在旅途的孤獨寂寞中體驗兄弟的至情。二句中,上句雖化自《詩·采薇》的“日歸日歸,歲亦莫(暮)止”,但與下句配合,運用反復之法,亦適切地描摹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靈波濤,給人一唱三嘆之感。最后二句,詩又回到清晨趕路的現實,他這時面對的是深深的大壑,高高的山崖,還有強勁的晨風。不用說,這樣的環境再次強化了詩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的波濤再次涌起,但是詩人似乎不愿再順著這樣的思路想下去,寫下去,于是故意逃脫,自尋寬解:如此猛烈的風或許可以吹送我早些回到弟弟的身旁吧!這一筆似是蕩開,似是感情的排遣,心理的安慰,但因為這番幻想事實上是不可能之事,所以詩中一直蘊含著的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之情,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
本詩情感真摯,格調蒼涼,以情緒的流動起伏貫穿全詩,思歸念弟之情與詩人奔走宦路之苦的反復詠嘆,更收到悠遠綿長的藝術效果。因此,盡管在中國詩歌中懷人之作不可勝數,但這首念弟詩仍然顯示出獨有的藝術魅力。▲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影翻飛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從教鐵石,每見花開成惜惜。淚點難消,滴損蒼煙玉一條。憐伊大冷,添個紙窗疏竹影。記取相思,環佩歸來月上時。......
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嚙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