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柳絲長

溫庭筠〔唐代〕〔〕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柳絲柔長春雨霏霏,花外傳來連綿不絕的更漏聲。這聲音驚起了塞外大雁,在那城頭上宿眠的烏鴉也蘇醒,就連那畫屏的的金鷓鴣好像也被驚醒。
薄薄的香霧透入簾幕之中,美麗的樓閣池榭啊再無人一起觀賞。繡簾低垂獨自背著垂淚的紅色蠟燭,長夢不斷遠方親人啊可知道我的衷腸?

注釋
更漏:古人用銅壺滴漏來計時,將一夜分為五更。
子:曲子的簡稱。
漏聲:指報更報點之聲。
迢遞(tiáo dì):遙遠。
塞雁:北雁,春來北飛。
城烏:城頭上的烏鴉。
畫屏:有圖飾品的屏風(fēng),為女主人公居室中的擺設(shè)。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這首詞表現(xiàn)了一個思婦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戀。   上片寫室外之景。首三句描寫春雨綿綿灑在柳絲上,灑在花木叢中的情形。獨處空閨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事物很容易觸動其心緒,何況是在萬籟俱寂的春夜。因此,當(dāng)她聽到從花木上掉下來的雨滴之聲,猶誤以為是遠方傳來的計時漏聲。可以想象,思婦由于對遠人的眷念時刻縈系在心,無法釋然。故而心緒不寧,度日如年。那雨滴之聲就像是放大了的漏聲,對她來講就格外地刺耳。柳絲、春雨等本是濃麗之景。但在這里只是用來暗示思婦凄涼的心境,增強對比的效果。“驚塞雁”三句則進一步渲染思婦的這種心理感覺。人忍受不了這夜雨之聲的侵擾,那么物又如何呢。在思婦的 展開閱讀全文 ∨,這首詞表現(xiàn)了一個思婦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戀。   上片寫室外之景。首三句描寫春雨綿綿灑在柳絲上,灑在花木叢中的情形。獨處空閨的人是敏感的。外界的事物很容易觸動其心緒,何況是在萬籟俱寂的春夜。因此,當(dāng)她聽到從花木上掉下來的雨滴之聲,猶誤以為是遠方傳來的計時漏聲。可以想象,思婦由于對遠人的眷念時刻縈系在心,無法釋然。故而心緒不寧,度日如年。那雨滴之聲就像是放大了的漏聲,對她來講就格外地刺耳。柳絲、春雨等本是濃麗之景。但在這里只是用來暗示思婦凄涼的心境,增強對比的效果。“驚塞雁”三句則進一步渲染思婦的這種心理感覺。人忍受不了這夜雨之聲的侵擾,那么物又如何呢。在思婦的想象中,即使征塞之大雁,宿城之烏鴉,甚至是畫屏上之鷓鴣也必定會聞聲而驚起,不安地抖動其翅翼。這幾句是移情于物的寫法,以驚飛的鳥來暗示思婦不安的心情。“畫屏金鷓鴣”乍一看似突亍鏗由室外移至室內(nèi),由聽覺變成了視覺。其實,描寫靜止的鷓鴣慢慢變得靈動起來,這種錯覺正好襯出思婦胸中難言之痛苦。   下片描寫思婦所居之室內(nèi)情形。在蘭室之內(nèi),爐香即將燃盡.香霧漸漸消散,但卻依然能透過層層的帷帳。在這樣精致雅潔的環(huán)境里,思婦的心態(tài)卻只能以“惆悵”兩字來概括,可見其凄苦。這里“謝家池閣”泛指思婦居處。由于這些華堂美室曾經(jīng)是思婦與離人共同歡樂的地方。現(xiàn)今獨自居住,物是人非,故其心理感覺就迥然不同。“紅燭背”三句則進一步描繪了在這孤寐無伴的夜晚。百無聊賴的環(huán)境下思婦之情狀。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綿綿不絕的離情,如何才能尋覓離人的蹤影。只有吹熄紅燭,放下帳帷,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擾,進入夢鄉(xiāng)。然而“夢長君不知”,這又是一種多么可悲可嘆的情景。   全詞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思婦寂寞凄涼的心理狀態(tài),深沉細膩的感情世界,幾乎都是從具體的物象中反映出來的。▲,參考資料:完善 1、 錢仲聯(lián) .《愛情詞與散曲鑒賞辭典》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24 .,鑒賞   這首詞是一首抒寫女子春夜相思愁苦的春怨詞。詞的上片寫女子春夜難眠的情狀。作者由景寫起,以動寓靜。柳絲亦如情絲,細雨亦濕心田,如此長夜,思婦本已難眠,卻偏偏總有更漏之聲不絕。“驚”“起”雁、烏,更驚起獨守空房的相思女子。寂寞中聽更漏聲,仿佛石破天驚,甚至連畫屏上的鳥都已被驚起,女子的朦朧情態(tài)一掃而空,惆悵更重。上片寫景似乎單純,但處處都可見情,“驚”“起”的氣氛籠罩全片,為下片的敘寫情懷做了極好的鋪墊。   詞的下片直接寫人,以靜寓動。香霧雖薄卻能透過重重的簾幕,正像相思的惆悵揮之不去,驅(qū)之還來。過片三句寫盡了閨中女兒悵惘寂寞的心思。最后三句說,任紅燭燃盡,把帳帷落下, 展開閱讀全文 ∨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表現(xiàn)了一個思婦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戀。
溫庭筠

溫庭筠(812?─870?)唐末詩人和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溫彥博裔孫。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羈,生活放浪,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因薄其有才無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乏抑,終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為隋縣尉。徐商鎮(zhèn)襄陽,召為巡官,常與殷成式、韋蟾等唱和。后來,歸江東,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主持秋試,憫擢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問休公。......